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6章 真的國士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這份材料的正義性立即就大打折扣。

既然是不義的東西,依其法而行,豈非是不義之舉?

劉次輔的一句話就為這事定了性。

兵部尚書項忠眉毛一挑道:

“劉大人,兵家用間,乃尋常事耳,與海商無關,只與國家利弊有關。”

眾人也覺得,劉次輔未免扯歪了,在如此國家大事面前,什麼海商其實半點都不重要。

“非也,我太祖高皇帝明令‘禁海’,又將倭國定為‘不徵之國’,豈是無因?”劉次輔侃侃而談,目光炯炯地盯著項忠道:

“莫非項大人自以為比太祖他老家更有遠見卓識乎?”

太祖偉岸的光輝形象是誰都繞不過去的巍峨高山。

這是政治正確。

以往在朝廷上爭論海運的時候,此言一出,誰也爭鋒,任誰都要啞火。

此時,項忠當然也不敢硬頂,張了張口,項忠謙虛地道:

“下官沐浴在太祖他老人家光輝之下,與有榮焉,然下官委實不知次輔大人所說之因,還請賜教?”

劉次輔微微一笑,想難我,可笑!劉次輔在這方面是不虛的,當即便道:

“太祖高皇帝明令於皇明祖訓: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詳。而我興兵輕犯,亦不詳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之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萬首輔雖然與劉次輔不對付,但對於劉次輔的學問也是沒法不服。

浩如煙海的皇明祖訓也能信手拈來,這份博聞強記,不愧是帝師。

然而這不算完。

劉次輔背完這一段之後,懇切地朝著成化皇帝拱手道:

“陛下自問比之太祖太宗如何?”

眾人一驚,這劉次輔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直接就將軍!

這話,放在別的臣子身上是不敢說的。

可誰讓劉次輔是帝師呢,成化皇帝也要叫他一聲“劉先生”。

當然,成化皇帝現在對劉先生相當不滿。

你……用不著說得這麼直白吧?

朕若有祖宗之英明神武,早把你們這些傢伙拖出去各打五十大板!

“朕不如也。”成化皇帝老實承認。

“敢問陛下之臣子中有如中山王,誠意伯一流人物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靠,朕若是有徐達劉伯溫這些臣子,早就橫掃漠北了,還坐在這裡跟你們嘰嘰歪歪。

成化皇帝掃了一眼萬安和六尚書,人人避開眼神,低眉順眼,全都是歪瓜裂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