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位若虛賢弟正是寧王最倚重的智囊,內定的軍師——李士實。
這就怪不得他手下是朵顏族的人了,朵顏三衛原本就是老寧王麾下家將。
寧王有改天換日之志,董山也有創立國家的雄心,兩人作為雙方最重要的謀主,自然是乾柴烈火,一點就著。
“為兄慚愧啊,原本是與賢弟約好昨日相晤,不料……”郎秀有些自嘲地說道。
“靖遠兄高明,以此瞞天過海之策魚目混珠,想必再也無人會對你等抱有戒心,愚弟佩服。”李士實搶上前去拉著郎秀,兩人把臂入席。
“為兄這點小心思,還是瞞不過賢弟的眼睛,十二年不見,賢弟眼光愈發的狠辣了。”郎秀大笑。
以郎秀的為人,當時不可能不制止覺昌安,但郎秀偏偏就任由事態不斷惡化,正是要藉機給明庭一個他們這些關外蠻子腦子裡只長肌肉,不足為慮的印象,藉此麻痺可能在暗中針對的勢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雙方知根知底,又是老交情,說話自然是不用顧忌,當下郎秀先是介紹了覺昌安和自己的學生朱舉人,四人入席,幾個隨從在樓下另開一席,正好作為警戒之用。
“少指揮雄姿英發……”李士實先是拍了覺昌安幾句,接著又對郎秀道:
“兄長,恭喜你收了一個好徒弟啊,盡得汝之真傳,雛鳳清於老鳳聲,我們都老了,數風流人物,當看他們這些年輕人的了!”
郎秀搖手道:“賢弟謬讚了,不成器的弟子,今次科考名落孫山,還需錘鍊啊。”
李士實微笑,突然轉向朱舉人問道:
“賢侄覺得,金玉街之事有幾成把握?”
“什麼金玉街之事?師叔此言,恕小侄不明所指。”朱舉人一驚,手一抖,不過他也是內心強大之人,強自鎮定下來,順勢拿起酒壺為各人斟酒。
“控制錢莊源源不斷地籌集資源,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賢侄心思之妙,青出於藍矣。”
所謂籌集資源,自然是指為戰爭準備錢糧物資,而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當然就是指用大明的資源支撐對大明的戰爭,只是李士實沒有明說而已,但誰又聽不出來?
朱舉人大驚,拿酒壺的手一抖,灑了出來。
他一直十分安靜,不顯山露水,實則對這位李大人,他心裡很不以為然的。
去歲科舉,南京貢院之事傳遍天下,他自然也是聽說了的。
不過具體內情如何並沒有人清楚,傳說的版本倒是有無數種,可沒一種是靠譜的。
再加上後來突然又冒出了貢銀大劫案,大家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劫案上,科舉一案的興趣便淡了幾分,等劫案結束,回過頭來的時候,貢院一事已不了了之。
只知道朝廷對當時貢院裡的那批官員全都貶斥了,尤其是這位李主考,更是召回京城待勘,這其實就是一腳踢出官場,自生自滅之意。
如此人物,你讓年輕有為的朱舉人如何看得上。
實際上,當他得知昨日是李大人約見自己的時候,心裡還以為這位李大人是想改換門庭,投靠他們一方呢!
心裡不免對李大人又低看了三分。
此時這位李大人突然有此一問,問題直指他內心最隱秘之事。
他自忖自己三人這次行事滴水不漏,天衣無縫,他是怎麼知道的?!
除非此人有鬼神之能?
這怎麼可能?
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
朱舉人內心既驚且懼!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