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兩三千多兩銀子啊,這能辦多少事?
怎麼著村裡每戶人家都能有一套青磚的新房吧?
村裡的碼頭要修起來吧?
豬啊牛啊什麼的要添置一些吧?
村裡後生娶媳婦的錢有了吧?
再不用吃了上頓為下頓發愁了吧?
隔三岔五的也能割一些肉了吧?
村裡人人都不用為生計憂心了吧?
都能穿上厚實的衣服了吧?
小娃兒都能讀書了吧?
對了,祖宗祠堂要重點翻新的,要擴大規模,還要建公中倉,族老會不能總是在自家的庭院吧?要蓋大廳,可以容得下全村人,不,是容得下全運輸行所有人的大廳!
要……
老百姓比誰都實誠,誰能給他們好日子,他們就認準了誰是大恩人。
不過,方唐鏡並不會就這麼輕輕放過他們。
這只是惠及了一小部份人,與他攜手小康的目標差距太大,他的第一個目標是全鄉的百姓都先過上好日子,以點帶面,輻射整個江泉,然後輻射到松江,乃至整個南直隸。
“這些都是小錢,只要做好了,發家致富不成問題,可要做到富甲松江還很遠,很遠,大家有沒有興趣更進一步?”
方唐鏡臉上雲淡風輕,完全沒有對什麼五萬十萬多少年後的收益動心的樣子。
人生在世,只爭朝夕。
“有啊,有啊,這太可以有啦!做夢都想有啊!”
富甲松江?這個詞一出,人人都是臉紅脖子粗。
若是五分鐘之前任誰把這個詞放出來,絕對會被人啐個滿臉花,大家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見識了方唐鏡點石成金般的魔力之後,所有人彷彿都中了妖術一般,小心肝噗通噗通的劇烈跳動。
方大師爺實在是太兇殘了,富甲松江基本就等同於富甲天下了好不好,這個牛皮可以上天了。
不過,雖說這個牛皮吹得有點大,可是到目前為止,好象這位方師爺吹過的牛似乎都實現了呢!
方唐鏡往椅子上一靠,讓自己坐得更舒服些指點江山:
“大家剛才也聽到大伯說的,咱們這次是因為把布販到了荊襄才能賺這一筆錢。而且是布商拿去了大頭,不然利潤還能更高。
當然,若是販些別的什麼商品,價格怕是沒這麼好,也得不到這個利潤。
可大家換一個思路,如果我們自己有布坊,賣的是咱們自己的布匹,這利潤想不噌噌的往上漲都不行啊!”
織布?這可是個發財的金點子,尤其是買賣和定價權完全操縱在自己手裡的時候,獨一份的生意還能有不發的?
眾人喜上眉梢,都知道織布還是個需要大量人力的活計,以他們船行的運輸規模,這豈不就相當於帶動了整個鄉的勞力,大家都有了活計,人人都能賺錢,這往後的日子可不就一天天的有盼頭了,實在是真真正正造福鄉梓的大好事。
可這似乎離富甲松江還有一大段距離吧?
要知道,現在整個松江高階點的織造技術都掌握在少數大商賈的手裡,他們織出來的布量多質高,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自己這個時候摻合進去,還能分到多少殘羹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