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萬安眼珠一轉,把目光投到永昌的養子李泰身上。
李泰雖然跟萬安是同年進士,年紀卻比萬安足足小了十二歲。
當然,對於有真感情的人來說,年齡從來就不是距離。
萬安對李泰妥妥的以兄事之,甚得其歡心。
李泰作為永昌的養子,升遷速度自然是快得飛起。
然而奇葩就奇葩在這裡。
也不知萬安給李泰灌了什麼迷魂湯,還是兩人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關係。
李泰每次升遷之前必然舉薦萬安在自己之上,若是不同意便一哭二鬧三上吊,狀如潑婦。
永昌極寵這個兒子,自然是事事遷就。
如此一來,萬安很順利地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接連升任侍講學士,詹事府少詹事。
又過了兩年,進禮部左侍郎。
至此,萬大人完成了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儲相大業。
到了成化五年,朝廷選拔閣臣,當時李泰由於操作得當,入選的呼聲最高。
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一幕,李泰不出所料的又再次推薦了萬安。
按李泰的話說:“你先入閣,我還擔心入不了閣嗎?”
於是在閹人集團的操作下,萬安以翰林學士的身份順利入閣參贊機務。
就在所有人仰望這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的時候,命運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他一直依靠的靠山,永昌倒臺,死於獄中。
於是與永昌養子來往甚密的萬安自然就成了言官找茬的物件。
不料,言官們還沒來得及發動,李泰竟莫名“暴斃”,死無對證之下,萬安位子稍安。
也僅僅是稍安,大明的清流對於打落水狗從來都是毫不留情的。
加之李泰死得不明不白,眾言官更是四處蒐羅罪證,要一舉扳倒萬安。
當是之時,沒有人還看好萬安,都以為此賊必然要倒大黴了。
殊不料,萬大人早已另投高枝,有了萬全準備。
這次萬安找的靠山可謂是大明最粗的大腿,沒有之一。
當然就是寵冠後宮的萬貴妃萬娘娘了。
萬娘娘出身卑微,不要說什麼大家閨秀,連小家碧玉都算不上。
在跟其他貴婦家長裡短時,常常以自己非門閥家族而倍有自卑感。
看出什麼了沒有?
沒錯,萬大人姓萬,貴妃娘娘也姓萬,一筆寫不出兩個萬字,五百年前是一家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萬大人當然毫不猶豫就“認祖歸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