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須臾,沈師華也交上了自己的試卷。
雖說並不是正式的科考,然而夢之隊六人已經把這次文會當作是與方唐鏡逐鹿的戰場,自然是全力以赴,拿出了十二成的本事。
反觀方唐鏡則是如同木雕泥塑一般,呆立當場,一副魂不神舍的模樣。
就連最不通文墨的泥腿子也能看出,方小相公狀態顯然相當不好,怕是要糟糕了。
李大宗師拿起沈師華的卷子,看著看著,更是搖頭晃腦,十分陶醉的樣子。
李大宗師欣賞完之後,遞給李知府,還不忘點評兩句:
“此文上佳,實有蟾宮折桂之實力,佳文共賞之。”
“哦?如此好文,吾自當一睹為快。”李知府挼須而笑。
果然,看著看著,李知府便以某種韻律開始搖晃腦袋,受用之極,邊看邊讚道:
“最妙者用語精闢,將‘代聖人立言’之宗旨發揮到了極致,確是近年少有之佳文。”
八股文文體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股,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固定格式。
其內容必須用聖人的語氣,也就是說,應考者只能引經據典來闡述先賢已有的思想和學說,進一步佐證之。
用語也極為講究,內容必須以朱子的《四書集註》為據,絕對不能胡亂旁徵博引。
因此便稱之為“代聖人立言”。
兩位李大人說話聲音並不低,本來就有意說給方唐鏡聽,要激得他心浮氣燥。
方唐鏡自然是聽進了耳中,整個人也被刺激到了。
“代聖人立言”五個字落下,立即就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把他心裡的某堵牆轟然壓得倒塌了下去。
很好,終於是知道怎麼寫這篇文章了。
《志士仁人》
深吸了一口氣,方唐鏡自信滿胸,破題瞬間揮就:
“聖人殺盡江南百萬兵,而腰間寶劍血猶腥焉。”
承題是對於破題的闡述,十分方便發揮了。方唐鏡不假思索,順勢而下:
“夫志士仁人皆有‘雙手劈開生死路’之無畏,生死之際,事惟見其‘一刀斬斷是非根’之心。故能‘掃盡殘星與曉月’耳!此聖人為天下之無志而不仁者慷也。”
接下來的便是“起講”,方唐鏡此時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
“故言此而示之,或曰:‘我愛東風從東來,花心與我一般開。花成子結因花盛,春滿乾坤始鳳台。’此志士之心也,而仁者愛民,常有‘好把寸心問民瘼,當遷離瘴任瀟湘。’之舉,故志至而仁通焉。”
起講之後,笑鋒轉到“入股”,最難的部份已經過去,餘下的可以任方唐鏡隨意發揮:
“夫所謂志士者,負天下為已任,如雄雞唱白,‘三叫日出滿天紅,驅散殘星月朦朧’……”
然後是“起股”:
“夫志士仁人當如古之賢君,‘為舜也父者,為舜也母者’……”
接下來“中股”:
“夫何以至志士仁人?當效‘顏苦孔之卓’……”
寫到了這裡,方唐鏡竟然嘴角帶起了冷誚之色,之後的“後股”,“束股”便如飛流直下一般,肆意汪洋。
前後兩三盞茶功夫,一篇四百餘字的八股文已經寫就。
不過,等方唐鏡寫完,抬起頭來的時候,滿場只剩下他最後一個沒有交卷。
“當!當!當!”
“時間到。停筆,收卷!”
而就在他放下筆的一剎那,檀香燃盡,衙役正正敲響銅鑼,可謂是一分不多一毫不少。
然而看在外人眼裡,卻是方唐鏡在銅鑼敲響後,不得不放下了筆一般。
似乎是連文章都沒有寫完?
“完了,沒指望了,我可愛的銀妹妹啊!”那些場外買方唐鏡贏的,莫不捶胸頓足,痛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