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管出現了什麼情況,方解元總是不錯的。
怪不得人家是解元,這份才情,不服不行啊!
眾人正說得興高采烈,忽聽一通鼓聲傳來,便有往年落第舉子提醒道:
“大家做好準備,點名要開始了!”
眾舉子停了交談,紛紛十分自覺地排成隊。
會試的大幕徐徐拉開。
龍門大開,無數錦衣衛校官開始各就各位,眾考生排成幾列長隊。
又是一聲鑼響,眾考生魚貫而入,開始接受搜檢。
眾人都是舉人老爺,自然沒有鄉試時的急迫惶恐,一個個十分鎮定地走了進去。
輪到方唐鏡,他四下張望,發現其實會試搜檢遠不如鄉試嚴格。
鄉試搜檢不但要脫鞋襪,衣衫要開啟,不得裡外兩層,連頭髮都要打散,硯臺厚了要敲開一角,毛筆須是鏤空,食物要切成小段,差役的鹹豬手將人摸了個遍,說是斯文掃地也不為過。
而會試雖說級別更高,但搜檢只是仔細檢視考籃這些身外之物,身上只象徵性略搜一番便予以放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這與舉人乃是朝廷儲備幹部這個身份有關,總要給點面子的嘛。
方唐鏡進入貢院考場,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號房。
不過北京的號房並不比南京的更好些,同樣的窄仄侷促,須得斜角才能平躺下一個人。
當然會試等級更高,每個號房門口都站立著一個軍士監督,看上去一排的錦衣衛校官,還有穿著鬥牛服,彆著繡春刀的千戶帶著人來回巡視,倒也十分氣象森嚴。
方唐鏡將籃子放好,感覺自己十分平和,比鄉試時還要淡定得多。
來到大明,自己沒有一天停止過努力,此時自己的學問,縱然不靠前知,應該也不差於人,這才是自己鎮靜的資本吧?
當然,如果純從考試本身來說,鄉試錄取率大概是百人裡取一,而會試一般取三百人,接近十人取一,難度遠低於鄉試,這也是大多數考生胸有成竹的原因,能從百裡挑一的殘酷淘汰中脫穎而出的舉子,又有幾人會懼了這會試?
尤其是四大科考強省的考生們,心理素質都是無數次大考小考,千錘百煉出來的。
方唐鏡覺得自己簡直可以出一本書,書名就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不過,光明總是與黑暗相生相伴,永遠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科舉背後也難免有種種暗箱作業。
不然為何歷屆權貴家子弟錄取率總比常人高出許多?
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應試資源的優勢太明顯,近水樓臺先得月。
比如汪芷小手一揮便將翰林院一眾考官的所有複習資料收入囊中。
另一個原因便是考官也是人,尤其在北京城裡,頭上大佬太多,利益糾葛也太多,又怎能不賣些面子?
有些大佬的無恥你永遠想不到,比如後世的權相張居正,就硬生生讓自己兩個兒子中了狀元和探花。
方唐鏡雖然低調,卻也不算沒有背景,甚至名字也是頗為熱名,宮內宮外皆有所聞。
該做的都做了,還真緊張不起來。
因為起得早,睡眠嚴重不足,方唐鏡已不覺中抱著狐裘睡了過去,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門口的錦衣衛校官也好奇地打量著方唐鏡,別的考生再怎麼鎮定,面對他們這些傳說中凶神惡煞的錦衣衛,也還是有些不安的。
只有這少年人簡直當他不存在一般,優哉優哉了一會便若無其事地睡了過去,毫無心理負擔,這樣的人......
豐富的閱歷告訴這校官,此人必然是有個好爹的紈絝子!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