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皇帝和懷恩關心的當然為何這篇文章能讓周尚書大發雷霆。
但萬娘娘和汪芷關心的則完全就是誰是會元這個問題,什麼文章好壞壓根就沒有概念。
她們急切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娘倆可是各買了五百兩彩票的。
當下成化皇帝就把名單交給萬氏,自己則和懷恩拿著文捲開始欣賞起來。
徐溥和李東陽兩人的才學他們當然是放心的,能讓他們選中的會元豈會太差,不存在的!
徐溥可是景泰五年的榜眼,那一年,他才二十六歲。
李東陽更是著名神童,八歲入國子監,天順八年考取二甲進士第一,也就是總榜第四名,那一年,他才十六歲。
這兩人的學問自然是不容置疑,且這兩人都是少時便有盛譽的謙謙君子,道德品行自然也是令人放心的,更不會出現什麼私相授受的情弊。
不管怎麼說,成化皇帝都更傾向於徐李二人而不是周尚書。
可當成化皇帝開啟文卷的時候,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兩句格外刺眼的:
“有堯舜之君則必有堯舜之臣,有桀紂之君必有桀紂之臣也。”
“若堯舜之臣生於桀紂之世,桀紂之臣生於堯舜之世,為之奈何?”
堯舜之君?桀紂之君?
這個……
這是在影射朕麼?
不能怪成化皇帝這麼想,堯舜之君,成化皇帝自覺還差得遠,當然不可能是指自己。
剩下的就只有桀紂之君了!
那麼,接下的那句“若堯舜之臣生於桀紂之世……為之奈何?”就極有意思了。
換了自己會怎樣?
第一個反應當然是“行霍光伊尹故事”,也就是學習兩位霍光伊尹名相的例子,廢立國君,另立明主啊!
第二個反應呢?自然是扯旗造反啊!周武王不就是這樣幹翻了紂王的嗎?
第三個反應呢?實在沒辦法,只能棄官保命,亡命天涯了,也有很多人是這樣做的。
然而不論那個選擇,對於當時的君上來說,都是不折不扣的背叛!
大膽狂徒,喪心病狂之極,欺朕之劍不利乎?
成化皇帝整個人都不好了,拿著文卷的手不停地打著擺子……朕,朕,要,要,大,大,開,開,殺,殺,戒,戒!!
別人是皇帝之怒,血流飄櫓,成化皇帝是一怒便短路,口吃到說不出話來。
懷恩公公更是渾身汗毛炸起,倒吸了一口冷氣,是誰,是嫌腦子長得多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