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這些人要出力救人,先救的也是焦如水,等這些人想起來救自己的時候,怕墳頭草都有人高了。
反正自己已經決定降了,作內鬼也很合理的嘛。
火燒到眉毛了,一來顧不得這麼多,沒有第二路可走。
二來投在方唐鏡門下未必就是壞事,以這少年人的潛力,出將入相也是可期的。
李知府的這個要求,方唐鏡可以說是正正擊中方唐鏡軟肋,無法拒絕。
不要忘記了,科舉在即,事關前程,方唐鏡現在最大的短板是什麼?
是人脈關係!
正所謂場內考題場外功夫,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公平可言,能不能考上,除了本身要過硬之外,考官的觀感是起決定性因素的。
所以方唐鏡在拼命刷題的同時,還不忘刷聲望,為的就是要給考官營造出一個才子名士的印象,贏得一個相對公平的待遇。
假如有李知府的人脈加以運作就不同了,且不說作弊,起碼能得到一個相對公平的待遇不成問題。
這方面,一個知府的人脈比一個知縣的人脈要有用得多。
周知縣即使當上了知府,短時間裡也幫不了自己,但李知府可以。且他成為自己打入幕後黑手勢力的一顆棋子,也是相當有利的。
如此一來,李知府的職務就要另做打算了。
不論於遠於近,於公於私,收下李知府的膝蓋都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當然,認罪書什麼的還是要捏在手裡的,投命狀什麼的也是要他做的,經濟利益也是要捆綁起來的……
沒辦法,人心經不起考驗,只有將他的性命前程身家都綁在自己的戰車上才穩妥啊……
“恭喜太尊,你必不會後悔今日做出的決定……”
李知府聽清了前面這句話,整個人都虛脫了下來,淚奔不止……
不容易啊……終於是成功地把自己賣出去了,原來,當一個反骨仔也是要講資質實力的。
當然,看著抹淚的李知府,方唐鏡也是成就感爆的,殺人跟救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前者明顯更容易一些,後者明顯更難得多,但投入明顯對得起收穫啊……
就在二人俱都感慨莫名的時候,門外有人匆匆來報:
“報府尊,巡按焦大人派人前來提嫌犯方唐鏡過堂。”
這個,李府尊想起來了。
焦如水不但要方唐鏡“被自殺”,還泡製了一份自殺前的“悔罪供證”。
計劃中是方唐鏡咬破手指寫的那種。
方唐鏡不但要死,且死了還要被利用,證死周鴻恩。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