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直接塞幾兩銀子呢?廢話,那樣豈不是賂賄巡撫親兵了麼?從道德上就感覺低人一等,怎能比得上讓人堂堂正正用自己雙手賺來的銀子,心裡那種滿足自豪的感覺?
這就跟如同跟達官打麻將,求人辦事的主動輸上一大筆,達官贏了錢,又產生了自己勞動所得的愉悅感,辦起事情來不要太爽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哦,對了,剛才說到哪了?這發生什麼事了?”方唐鏡隨口問道。
一通扯七扯八,兩名軍漢竟忘了自己的身份,早已將這口沫橫飛的小相公視為財神童子再生,哪裡還管什麼保密條例,反正也沒人交待要保密,一五一十地將今天發生的事竹筒倒豆一般搶著說了出來。
兩人事無鉅細地搶答,讓方唐鏡能很好地對外面發生的事情迅速掌握了全貌,從號房到至公堂這短短不到一刻鐘的路程,硬是讓三人走出了老牛的速度,老蝸牛。
“到了,我們只能陪小相公到這裡了,您好自為之,人在做,軍門大人在看,定能還小相公公道!”
至公堂前守門軍士見到三人,便不耐煩地呵斥道。“富貴,得全,你兩人咋整的,比別人都慢了兩刻鐘。”
“沒事沒事,剛才肚子痛,上了一趟茅廁。”富貴,就是那為首的軍漢打了個哈哈混了過去。
所以當方唐鏡進到至公堂的時候,在他前面已經有了二十六人,他是第二十七個。
方唐鏡一進到裡面,立即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廢話,大家正在惴惴不安的時候,突然大門大開,進來一人,能不關注嗎?
大家一看,進來的亦是書生,失望之餘又不免焦慮,把人扔在這裡就不聞不問,這算幾個意思?
倒也有數人認出了方唐鏡的,就是那天牛頭山上開文會的名士,此時卻是不思抱成團同舟共濟,反倒文人相輕的陋習發作,渾不記得自己身處何方,鄙夷地一哂,“你也有今天!”
這些人先到,又多是名士,名聲在外,彼此寒暄幾句,但名士圈子就這麼點,就算不認識但朋友的朋友也認識啊,很快就分成了數個小團體抱團取暖,方唐鏡這後來者自然是不受眾人待見的。
而且這些名士雖然清高慣了,智商卻也不低,也隱隱猜到了是發生科舉舞弊大案,但他們自思自己清清白白,也並不是十分害怕。
方唐鏡一眼掃過去,但見眾人三五成群,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帶著排斥和冷漠,不由心裡暗歎,都什麼時候了,還如此裝模作樣,擺出一副名士作派,當真是連死字都不知道怎麼寫,要不要救呢?
方唐鏡腳步歪斜,臉如死灰,兩眼發直,直似要上斷頭臺一般,自然是惹得人人鄙夷無比,更有人拿出一副大丈夫何懼之有的神情。
有人便裝弊十足地吟出於少保的名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搏得無數叫好,倒也是灰暗的逆境裡一抹亮光。
有人開了這個頭,便有人敢更勝一籌,於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等名句便一時如潮。
然而,方唐鏡只一句話就讓這些人如中雷擊死了爹孃一般。
只見方唐鏡如痴似呆,對眾人白眼全然不顧,嘴裡只喃喃自語道:“科場弊案,完了,完了,怕是又要再起‘南北榜故事’,小命難保,全屍難留,嗚呼哀哉……”
滿天的嘈雜頓時就如鴨子被掐住了脖子,嘎然而止,這些人原本就不安得緊,強自為自己打氣,實則心吊在嗓子眼上,稍有風吹草動就驚得如同兔子一般。
此時一聽方唐鏡的話,頓時人人臉色慘白,如喪妣?,不一會就越想越怕,已是有人悽然淚下,哭成了淚人。
“我要回家。”
“媽媽,我要媽媽。”
有人開了頭,便如同瘟疫傳染一般,眾生很快亂作一團,悲難自抑,眼淚滾滾而下。
考個試而已,哪曾想,連命都考沒了……
天啊!
天理何存,你開開眼吧!
這些書生裡本也不乏膽氣頗豪之輩,可為何此時集體悲鳴,這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在於方唐鏡口裡的“南北榜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數十官員和士子之人頭的悲慘故事。
是一個朝廷乃至是皇帝都明知是冤案,還是照冤不誤的大慘案!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