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小夥計和賃鋪子

第14章 小夥計和賃鋪子

其實三姐這話也沒說錯,古人三大苦,撐船打鐵賣豆腐。

主要賣豆腐三更睡五更起,賺來的錢卻僅能餬口。

周疏寧卻覺得,古人之所以這麼累,是因為分工不明確。

往後他這豆腐坊有了人手,他便讓人做好分工,做豆腐的不早起,早起賣豆腐的不用熬夜。

這樣一來,不但能大大的增加豆腐的産量,人也不用那麼辛苦。

趙大娘懶得跟三姐理論,便轉身回了家,切了一半肉倒了半碗菜,給隔壁自己的老姐妹送了過去。

老姐妹一見她這麼慷慨,當即就不敢收,這在北疆貧瘠之地來說太貴重了。

趕忙推辭道:“一年到頭也見不著塊油花花,你這出手就是這麼多。可不行,你還是留著自己吃吧!”

趙大娘一手領過小孫子,一邊笑著同她說明瞭這肉的來意。

老姐妹聽罷臉上也露出了羨慕的眼神:“我那兒子雖然落下了殘疾,但也算個有手有腳的全乎人兒。你說,周姑娘那裡收不收?”

趙大娘知道老姐妹是個好人,她那兒子也是個老實的,便道:“我覺得沒有問題,大牛這麼能幹,還是村子裡僅剩下的男丁了。很多事兒女子出面不好做,姑娘大概也缺個夥計。但我有句醜話也說在前頭,老姐姐你我是知道的,大牛也算本分老實。但是萬一出了岔子,我也不會護著他,奚聽姑娘發落。”

老姐妹保證道:“在別人手底下討生活,自然是要聽東家的。只要能混口飯吃,也比他在外面做苦力來得好。這家裡家外也近便,我也還能幫襯一把。”

就這樣,周疏寧又多了一個小夥計。

一夜無話,第二天,周疏寧又起了個大早。

今日也要去賣豆腐,順便還要在縣城看一個鋪面。

天天趕鬧市也不是長久之計,再說豆腐坊有了固定的鋪面,大家買豆腐也方便。

微雨一早也去木匠處取回了木格子,她對木匠的手藝連連稱贊:“這小木匠做活兒又快又細致,雖然胳膊有殘疾,卻不受任何影響。”

是了,村子裡健全的男人都去打仗了,唯有這些身有殘疾的被留了下來。

福兮禍兮,果然不能只看表象。

早晨周疏寧聽趙大娘說了大牛的事,也是個腿略有殘疾的小夥子。

小個兒不高,看著倒是挺壯實,剛好他需要一個來回趕車的夥計,就把他留下了。

大牛也很能幹,套車搬貨不在話下。

周疏寧觀察了他片刻,覺得這孩子勤快,便讓他留下了。

臨去縣城前,周疏寧吩咐微雨:“把工人們分成兩組,一組上早工,一組上晚工。上早工的辰時做到酉時,上晚工的午時做到亥時。上早工的負責早點和豆漿豆腐花,上晚工的負責磨豆腐。”

暫時他和大牛負責賣貨,時間久了,如果大牛靠得住,就把出貨的活兒單獨交給他來做。

大牛一聽周姑娘如此信任他,當即跪下就想給東家磕頭。

周疏寧嚇的趕緊把人給扶了起來:“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我只是你的東家,你出力氣我出工錢,平等互助,沒什麼好跪的。”

周疏寧受現代思想影響,對古代尊卑那一套並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