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了想,說道:“對了,你流放數月,一定分外思念父母吧?朕準你歸家探親,你今晚便可以不在宮裡待著了。”
周疏寧抬頭,臉上卻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皇帝見狀問道:“怎麼?不想回家?”
周疏寧作出為難又痛苦的表情,強笑一聲道:“不……不是,罪婦……罪婦謝萬歲隆恩。”
皇帝雖然奇怪,但也沒有多問,只是揮了揮手,讓太監帶她回去。
周疏寧臨走前又對皇帝說:“罪婦還有一件事,想請皇上恩準。”
皇帝示意他直說,周疏寧便道:“明日……是夏皇後的生忌,罪婦雖未正式與太子成婚,卻認定此生此世為他守身如玉。想以兒媳的身份,為夏皇後進香。”
皇帝看向周疏寧的表情瞬間更加欣賞起來,他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好,非常好。難得有你這樣有孝心的兒媳,言暖她九泉之下定會十分欣慰。朕,準了!”
直到周疏寧出了海晏宮,皇帝才朗笑出聲:“朕這個兒媳,果然是沒找錯。萬歲萬萬歲……還真有她的。”
旁邊的大太監亦是陪著笑:“萬歲爺,您今兒心情是真不錯。”
自從太子出事以來,皇帝已經幾個月沒笑過了。
皇帝嘆了口氣,說道:“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她,朕便想到了言暖。當初言暖也是與她一樣的性子,哪怕朕只是個無名無分的落難皇子,她也無怨無悔的跟著朕。”
大太監點頭:“皇上和夏娘娘的一片深情,可以說是感召日月了。”
皇帝擺了擺手:“清明也算有福氣,這小子,性子像他母親。”
大太監卻是一副欲言又止,皇帝見狀冷哼了一聲:“怎麼?你也學會跟朕藏著掖著了?”
大太監立即跪地告饒:“哎喲我的萬歲爺,奴才可怎麼敢的?只是……只是……事關周家,奴才也不知當說不當說。”
皇帝嚴肅道:“說,你是朕身邊的人,如果什麼話都不說,朕還信不信得過你?”
大太監重重的點頭應道:“是!奴才前些日子聽說,有人在大昭獄擊鼓鳴冤。那人是北疆來的,說是有人一路追殺他從北疆到京城,幸得好心人搭救才逃回一條小命。在好心人的指點之下敲了鳴冤鼓,說是……說是有位姓吳的官員指使他去太子妃殿下所開的食肆內裝死鬧事。企圖逼迫太子妃殿下關掉食肆,甚至……甚至還打算以出了人命為由將太子妃殿下……”
大太監做了個割脖子的動作,皇帝瞬間震怒:“豈有此理,太子雖以罹難,但朕卻只是命人查清此案,並未收回太子封號。那周疏窈,便還是太子妃。這些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究竟是誰在背後做這樣的事?”
大太監答:“只知道是位吳姓官員,奴才隱約記得……周大的人夫人便姓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