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章 遊說有方

於是她道:“大汗以為在下是來阻止蒙古軍的嗎?”

聽她這兩句話,忽必烈倒有些搞不清了,奇道:“那先生所為何來?”

王道一笑道:“在下是來為大汗出謀劃策的。”

忽必烈越聽越奇,追問:“為本汗出謀劃策?出什麼謀,劃什麼策?”

王道一道:“大汗攻下宋國,已是定局之事,在下為大汗考慮的是,當佔領中原之後,大汗要如何治理這片土地呢?”

忽必烈微微一愣,這是他從未考慮過的問題,他從小到大跟隨祖父一直在不停的徵戰,不停的佔領更多的土地,他和他的祖父都從未考慮過,如若有一日真的打下了這片令他們渴望的富庶中原,要怎麼治理呢?

他略微想了想,傲然道:“本汗既能打的下這片土地,自然就治的了這片土地,這有什麼難?誰若不服管,統統殺掉。”

王道一聽他此言,笑著搖搖頭道:“馬上能打天下,卻未必能馬上治天下。大汗一代草原雄主,恐怕對我中原百姓的秉性有所不知。”

忽必烈道:“怎的,你中原百姓有什麼了不起?”

王道一道:“待大汗得了這天下,固然可以殺了那些不服大汗管教的宋民,可大汗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百姓千千萬,就是殺的蒙古彎刀都捲了刃,又怎能殺得完?”

忽必烈沒有說話,王道一所說的確是個問題,宋民人口基數龐大,不似草原民族部落,說滅族就能滅族。

王道一觀察他神色,又道:“再者,在大汗眼中,我們漢人可能是懦弱的,膽小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是永遠也無法與你們健壯勇猛的蒙古戰士相比的。但是在下想提醒大汗一個事實,我們漢人雖身形不及蒙古武士強壯,甚至不及任何草原民族強壯,但我們漢人偏偏是自古而今存活時間最長久的民族。我們不論被外族侵略過多少次,但這片中原沃土偏偏從未被任何其他的人真正奪走過。大汗就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此言一出,忽必烈睜大了眼睛,他緊緊盯著王道一,沉聲問道:“為什麼?”

王道一道:“因為我們的民族,有一種秉性。別人越是侵略我們,我們越是要反抗,別人越是要屠殺我們,我們越是寧死不屈,我們把這種刻進血液裡的秉性叫做‘氣節’,可能‘氣節’這個詞聽來有點兒虛,但我們中華漢民族就是憑借這種精神和智慧,存活了幾千年,從未被戰勝過。”

忽必烈聽後,若有所思片刻,但還冷冷道:“成吉思汗的子孫才是不可戰勝的!現在,本汗的十萬鐵騎已紮在你們國門之下,你們沒有任何反攻的可能!在絕對戰力面前,任何所謂的氣節精神都是無用的,你們都得灰飛煙滅!”

王道一察覺到他話裡的憤怒和咆哮,但她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好,相反,忽必烈越是反應激烈,說明他越是在跟著王道一的思路走,於是她只不溫不火的重複道:“是啊,在絕對戰力面前,你們都得灰飛煙滅。”

她把這句話又原樣還了回去。

忽必烈一時沒反應過來,問道:“你說什麼?”

王道一面容一肅,上前一步言道:“在下不妨說的再明白一點。竊以為,大汗入主中原之日,便是蒙古帝國迅速衰頹之始,蒙古危矣,大汗仍不自知?!”

忽必烈一驚,不由問:“為何!”

王道一抬眼,眸光直直看向他,開始了她的滔滔不絕:“大汗請深思。現在,就如大汗所說,蒙古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打敗宋國,開疆拓土。可是,那之後呢?大汗攻下了中原,天下一統,皆大歡喜,然後,蒙古戰士就可以下了戰馬,棄了彎刀,卸下鐵甲,遠離漠北的極苦天氣,從此生活在這片氣候溫和舒適的土地上,住在華麗溫暖的房屋中,享受這裡四時的美景和秀麗的山河,再也無需像以前那般循著水草而奔波遷徙,再也無需日日在馬背上安家……

……如此,過不了幾年,原本再驍勇善戰的蒙古勇士也會被這片溫和的土壤所軟化,到得那時,漢民苦蒙久矣,只需振臂一呼便能萬民響應,群起而攻蒙,將你們再盡數趕出這片土地。

然而離開了這片土地,你們就能回到草原像以前一樣重新活下去嗎?

不能!

因為那時,蒙古軍早已不再具有令人聞風喪膽的戰力,你們回到草原,只會被其他草原民族撕成碎片,甚至直接走向亡國滅族的結局!

大汗覺得在下這番言論是在危言聳聽嗎?大汗可以不信在下,但不能不信史實,自古而今,但凡侵略過中原的草原民族,從周朝時的獫狁,到秦漢時的匈奴,魏晉時的鮮卑,一直到隋唐時的突厥,這些個民族曾經都是草原上的一代雄主,但哪一個能真正在中原待得長久?哪一個不是從中原撤出後就迅速走向滅族的命運!大汗到現在都還看不清嗎?”

一席話過,忽必烈整個人都僵在座位上,久久不言。

良久後,他方廢然長嘆,似是有些悵然若失之狀。

一直以來,他的人生都以殺戮和佔有作為根本目的,他的祖父教導他:“去征服吧,去廝殺吧,成吉思汗的後裔是不可戰勝的!”他學習漢學,也不過是為了能更快的打敗這個國家,佔領這片土地,實現他整個民族的野心。

如今,他身居蒙古可汗之位,手下將領一個個對他惟命是從,人民都匍匐在他腳下,唯唯諾諾。他每日所言所行,全都是為了徵戰,從未有人質疑過他的決定,從未有人對他進言過戰爭之外的事情。

但是今天,他遇見了王道一,他的耳朵聽到了另一種聲音,這是他從未聽過的一種聲音,一種讓他的眼界被豁然開啟來的聲音,一種進入心中便生根發芽的聲音。

他彷彿從王道一的一席話中,聽出一種名為“宿命”的東西。

忽必烈看向王道一,又打量許久,方道:“那依道一先生所言,本汗該如何自處?難不成要撤兵中原,從此罷手?”

王道一道:“大汗會罷手嗎?”

“不!絕不!”忽必烈兩眼放光,說的很堅決。

王道一自然知道他不會罷手,眼看宋國近在眼前,唾手可得,哪個有野心的帝王會罷手?哪怕知道王道一所說一切都是有道理的,忽必烈也絕不會罷手。

這便是野心和慾望的魔力,它能使人為之瘋狂,義無反顧,這種魔力在君王身上的作用尤甚。

王道一沒有立刻接話,她頓了一瞬,因為按照她的計劃,接下來才是這場談話的核心部分,她想了想,方道:“大汗是否還記得,在下方才說過,在下此次前來並不是來阻止大汗的,在下是來為大汗出謀劃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