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華山論劍(5)

果然,聽到周伯通這麼一說,洪七公和黃藥師開始犯猶豫了,都心想周伯通雖武功高強,但畢竟不能成事,不可堪大任,於武林中的局面穩定起不了什麼大作用,既然他不想,那便隨他去吧。

洪七公想了想道:“那還有誰能位列此間呢?”

王道一這時忽然說道:“晚輩以為,郭少俠為人磊落,又深得七公真傳,當可算得一個。”

郭靖立馬驚道:“小子年幼,豈敢和各位前輩比肩。”

黃藥師看看郭靖,覺得此子武功人品在小輩中都算翹楚,日後必能撐起一片天地,又有王道一舉薦,便朗然道:“小兄弟,這可就是你不對了。王小友年紀只比你長一歲,卻能力壓群雄,毫無懸念位居中神通,你只坐鎮個西面,又有何不妥?以後這江湖總是要屬於你們年輕人的,現在推脫來推脫去,又有什麼意思?”

郭靖知這位“東邪”性格邪門的很,見他如此說,也不好頂撞,周伯通卻忽然跳起來道:“歐陽鋒是西毒,但我瞧郭靖這小子的手段和心腸可都不毒啊,叫他小毒物,有點兒冤枉。他這名號,我看也得改改。”說著又問黃蓉:“黃姑娘,你說改成個什麼好?”

黃蓉笑笑,轉頭問洪七公:“這當然要請師父來賜名了。”

洪七公看著郭靖,想了想,道:“你小子傻雖傻了點,但貴在為人忠厚,持之以恆,有一顆難得的俠義心腸,這樣吧,我就贈你一個‘俠’字,大家說貼切不貼切?”

周伯通反複咀嚼幾遍:“西俠,西俠,嗯,東邪西俠,一老一少,一正一邪,一聰一愚,正好,正好!哈哈,這名號起的好玩兒!”

黃藥師也笑著點頭道:“想不到七兄肚子裡沒多少墨水,取個名號卻恰如其分。東邪、西俠、南僧、北丐、中神通,依老夫看,此屆論劍,五絕之位就這麼定下了!”

眾人聽到“東邪、西俠、南僧、北丐、中神通” 這十一個字,一齊喝一聲彩。五絕之位已定,人人歡喜,周伯通性子最急,見沒什麼熱鬧可湊,便一溜煙跑沒影了,不知又是去哪處尋幽探勝了。

眼見又是一天黃昏將到時,王道一提議道:“七公,黃島主,華山之會已了,咱們也下山去吧。”

洪七公舉葫蘆灌下一口酒,沖她戲謔道:“中小神通,都到這時候了,你還叫他黃島主?”

黃蓉聽他這般說,臉上驀地一紅,轉頭看向王道一。王道一給他突然這麼一說,起初還有些怔,但轉而便見黃蓉扶著她,臉現紅暈,正似笑非笑的看自己,立時便明白過來,隨即自己臉也紅了,張了張嘴,磕磕巴巴的沖黃藥師叫了聲“……爹”。

黃藥師哈哈大笑,也不再裝模作樣的耍傲嬌了,看著王道一,只覺是越看越喜歡,便一手挽了女兒,一手挽著王道一,向洪七公道:“七兄,咱們一道下山?”

洪七公道:“好啊好啊,我還等著吃黃丫頭的一百道菜呢!”

洪七公、郭靖、黃藥師、王道一、黃蓉五人下得華山,黃蓉妙選珍餚,精心烹飪,讓洪七公吃了個酣暢淋漓。當晚幾人住在客店,次晨醒來,洪七公與郭靖早已不知去向,唯有桌面上抹著三個油膩的大字:“我去也”,也不知是用雞腿還是豬蹄寫的。

九指神丐行事,還當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至於郭靖,不是隨師父一道而去,便是去尋穆念慈了吧,大抵超不過這兩樣去。

黃藥師問起王、黃二人今後去從。黃蓉反應快,率先道:“咱們先去重陽宮接了龍兒出來,然後徑直回桃花島,住得一陣子,一燈大師的那處桃源也得去照看一二。”

對於黃蓉這番安排,王道一自是欣然同意。黃藥師看了王道一幾眼,對她反應頗為滿意,道:“重陽宮我就不去了,你們早去早回便好。待你們一回桃花島,我便給你們主婚,如何?”

王、黃二人同時吃了一驚,黃藥師不愧“邪性”,竟能想出給兩個女子辦婚禮這樁事來。黃藥師一直盯著王道一,見她有些愣神,臉色突然就晴轉多雲了,眯眼道:“你不願意?”

王道一隻覺後背一涼,忙一疊聲的點頭答應下來。黃藥師這才臉色稍霽。黃蓉眼波在父親和王道一身上輪流轉過一圈,也不知想到了什麼,忽而抿唇一笑。

三人當日便啟程,騎駿馬,攜雙雕,一路遊山玩水,迤邐向東南而行。驕陽似火,蓮葉接天,又是一年仲夏時。

這一年,是為南宋嘉定末年。

這一年,西毒死在了第二次華山論劍,江湖格局重新劃分,王道一自此成為了武林界的神話,同時,郭靖的名字也漸漸開始廣為人知。

這一年,宋國皇帝任奸臣為相,大興土木,建造館苑奇囿,加重苛捐雜稅,一時間,百姓怨聲載道,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帝國,風雨飄搖。

這一年,主戰派領袖辛棄疾為奸人構陷,被貶閩南,不久客死他鄉。

這一年,一代聖儒朱熹的後嗣朱潛為躲避亂世,舉家遷往新羅,將儒學的思想傳播到了朝鮮和韓國,儒學逐漸在韓朝地區生根發芽,併成一門顯學,後來的成均館就是因此而建,但那朱氏族人此後八百年也再未返中土。

這一年,日本高僧榮西來中土求學,終得中華禪宗之精髓,此外,他還將第一批茶樹種子帶回了日本國土,日本“茶道”也自他而創立。

這一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征服了遠在歐洲的東羅馬帝國,讓他的名字從此彪炳世界史冊,但他也因徵戰勞頓,最終死於軍旅途中,蒙古帝國的太陽,就此隕落。不久,新任可汗窩闊臺也意外戰死沙場,諸王子王孫相繼拉開奪嫡之爭,蒙古國陷入短期的混亂,一時無暇對外擴張。

這一年,天還是藍的,草還是綠的,地球還是圓的,似乎什麼都沒變,可又變得太多太多。

這一年,有人歡喜,有人憂愁,有人已經鴛盟諧美,有人卻仍舊無家可歸,但終歸,每個人還都是在路上。

前路漫漫,撲朔迷離,不知幾時方得休……

作者有話要說:

特別提醒一下啊,這文沒完!還有一件事沒了呢……雖然最後寫的的確有點像是完了的樣子)

ps:對於最後的那一系列“這一年……這一年……”的排比句裡發生的事情,都是真實的,但是!它們都不是發生在嘉定末年的,甚至它們都不是發生在同一年的!我只是為了增強戲劇沖突才把他們都排到了同一年。請有學習南宋史的同學不要被我誤導了啊。大家看個樂子就成,考據就免了。

最後再重複三遍:這文沒完!這文沒完!這文沒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