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遺書線索

黃蓉將密室中的事對洪七公說了。洪七公也覺奇怪,道:“看來那姓石的大官打死了你曲師哥,豈知你曲師哥尚未氣絕,扔刀子截死了他。”

黃蓉點頭道:“情形多半如此。”

飯畢,服侍了洪七公睡下,黃蓉又與王道一到室中察看。

兩人料想關鍵必在鐵箱之中,於是搬開伏在箱上的骸骨,一揭箱蓋,應手而起,並未上鎖,箱子開啟瞬間,頓時耀眼生花。

那箱中竟然全是珠玉珍玩。

王道一倒還罷了,她對珠寶鑒賞不甚瞭解。黃蓉卻識得件件是貴重之極的珍寶,她爹爹收藏雖富,卻也有所不及。

黃蓉抓了一把珠寶,松開手指,一件件的輕輕溜入箱中,只聽得珠玉相撞,叮叮然清脆悅耳,嘆道:“這些珠寶大有來歷,爹爹若是在此,定能說出本源出處。”

她指著箱中器物一一的說給王道一聽,這是玉帶環,這是犀皮盒,那是瑪瑙杯,那又是翡翠盤……

王道一長於深山,上輩子也不是從事文物工作的,因此,這諸般寶物不但從所未見,聽也沒聽見過,心中驚奇之餘,不禁又想到:“也不知那《武穆遺書》的線索是不是在這裡?我記得……好像……是在一幅畫的夾層裡?”

她讀那書的時間隔得太過久遠,少說也有三十年了吧,實在記不清具體的細節。現下只得憑著模糊的記憶瞎碰。

黃蓉說了一陣,又伸手到箱中掏摸,觸手碰到一塊硬板,知道尚有夾層、撥開珠寶,果見內壁左右各有一個圓環,雙手一勾,將上面的一層提了起來。

只見下層盡是些銅綠斑斕的古物。她曾聽父親解說過古物銅器的形狀,認得似是龍文鼎、商彜、周盤、周敦、周舉罍等物,但到底是什麼,卻也辨不明白。

若說珠玉珍寶價值連城,這些青銅器更是無價之寶了。

黃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層,卻見下面是一軸軸的書畫卷軸。

王道一見著畫卷,眼睛一亮,幫著黃蓉把書畫都取出來。

黃蓉展開一軸看時,吃了一驚,原來是吳道子畫的一幅“送子天王圖”,另一軸是韓幹畫的“牧馬圖”,又一軸是南唐李後主繪的“林泉渡水人物”。

只見箱內長長短短共有二十餘軸,展將開來,無一不是大名家大手筆,有幾軸是徽宗的書法和丹青,另有幾軸是時人的書畫,也盡是精品。

黃蓉看了一半卷軸,便不再看,放下手裡的畫,心想:“爹爹積儲一生,所得古物書畫雖多,珍品恐怕還不及此箱中十一,曲師哥怎麼有如此本領,得到這許多異寶珍品?”其中原因說什麼也想不通。

王道一見她沉思,也不打擾,俯身將沒看完的畫一卷一卷展開,想看看哪幅畫有夾層。

畫軸一卷卷被開啟,當展到其中一幅時,王道一眼前又是一亮,拿著畫仔細的檢視。

過了半晌,她道:“蓉兒,你來看看這幅畫。”

黃蓉走過來,“什麼?”

王道一指著手中那幅潑墨山水,道:“你瞧。”

黃蓉向畫看去,只見畫中是一座陡峭突兀的高山,共有五座山峰,中間一峰尤高,筆立指天,聳入雲表,下臨深壑,山側生著一排松樹,松梢積雪,樹身盡皆向南彎曲,想見北風極烈。峰西獨有一棵老松,卻是挺然直起,巍巍秀拔,松樹下朱筆畫著一個迎風舞劍的將軍。這人面目難見,但衣袂飄舉,姿形脫俗。全幅畫都是水墨山水,獨有此人殷紅如火,更加顯得卓犖不群。那畫並無書款,只題著一首詩雲: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

黃蓉道:“這是韓世忠寫的,詩是嶽武穆的。”

王道一點頭道:“不錯,還有呢?”

黃蓉又端詳一番,微微皺眉,緩緩道:“這畫嘛……嶽武穆這首詩寫的是池州翠微山,畫中這座山卻形勢險惡,並非翠微。這畫風骨雖佳,但少了含蘊韻致,不是名家手筆。曲師兄收藏的字畫,不是名家真跡,就是當世精品,如這等水平的畫作,顯然要比其他的低了不止一個檔次,卻能混跡其中,所以……這畫定有問題!”

王道一由衷贊道:“蓉兒果然聰明!”說著又把畫轉了個方向,對著漏進來的光線給黃蓉看。

黃蓉順著瞧去,只見畫卷的右上角在光線下赫然出現了一塊四方的陰影,她驚道:“畫裡面有夾層!”

王道一點點頭道:“我也是這麼想的。”

黃蓉拿出匕首,挑開卷軸,從右上角的位置取出夾層,是一張紙片,上面寫道:“武穆遺書,在鐵掌山,中指峰下,第二指節。”

兩人默默看完這四句話,同時沉默。

過了一會兒,黃蓉道:“你說這是真是假?”

王道一道:“我看是真的。”

黃蓉點頭道:“我也覺得,如此隱秘的方式,怕是假不了。”又轉頭對王道一道:“咱們怎麼辦?”

王道一道:“自然是拿到它。”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