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章 淩波微步

八八六十四掛位,步步精準。

看似毫無章法,實則大有章法!

王道一認真觀察虛竹步法足跡,她不死記他走的每一步的方位,而是注意琢磨他步與步之間,卦象與卦象之間的關聯規律,仔細推敲其中奧妙原理。

虛竹腳步密密麻麻的一趟走下來,約莫有千百來步,只把臺下眾僧看的一頭霧水。

他收步看向王道一,見她一副沉思入迷的沉浸模樣,微微一笑,問道:“小孩兒,看清楚了沒有?”

王道一回過神來,道:“看清楚了。”

虛竹又問:“都記住了沒有?”

王道一道:“記住了。”

諸僧不禁詫異,如此亂走一氣的千百步走法,這女施主是如何看一遍便記得住的?

虛竹聽到她回答,面上卻並未有半點高興之色,只道:“小孩兒,我再走一遍,可要看仔細了。”

王道一點點頭。

虛竹又走一遍,這次卻比上次快了一些,步與步之間不再停頓,而是前後連貫,龍行虎步,一氣呵成,姿態更顯瀟灑逍遙。

虛竹停下,又問:“小孩兒,怎麼樣?”

王道一回味半晌,道:“已忘記了一小半。”

虛竹這才微微笑了笑,說道:“好,這也難為你了,你自己再想想吧。”

王道一低頭默想片刻。

過了一會兒,虛竹再問:“現下怎樣了?”

王道一道:“前輩,已忘記了一大半,只還記得三四步了。”

諸僧頓時一片嘩然,紛紛竊竊私語起來,都搞不明白為何王道一明明第一遍就記住了,到後來卻越忘越多。

他們又哪裡知道,虛竹教給王道一的是一門道家的玄妙武功,自然要用道家的法子來學。

什麼是道家的法子?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忘”字。

在道家看來,修道之人要經過三個階段,一是“無知”階段,二是“有知”階段,三是透過“忘”來達到“無知之知”的心靈的最高境界。《莊子》中便有對“坐忘之理”的詳盡闡釋。

學武亦是同理。

“無知”便是指人的原始階段,什麼都不會,然後經過學習變為“有知”階段,從“有知”再到“無知之知”便是需要靠一個“忘”字。

忘記武功路數,忘記表面的招式,將武功的精華內涵與自身合而為一,化進骨髓血液當中,讓功夫變成一種身體的本能,就像是吃飯喝水一般的本能,而非一種需要刻意記憶的身外之技。

這個“忘”字,便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難參悟的一步。

王道一學習虛竹所教功夫,她“忘”的越多,反而說明對這門功夫理解的越深。

就在諸僧驚疑不定間,虛竹聽到她的回答,笑道:“好,我再走一遍。”舉步而行,這一回速度更快,如旋風一般來往行走於臺上,叫人根本看不清他身處何地,只能看見他的無數虛影在臺上飄蕩。

虛竹最後一個旋身,停了下來,問道:“小孩兒,怎樣?”

王道一在臺上緩緩踱了幾步,體悟半晌,再抬起頭來,眼神發亮,滿面喜色,道:“前輩,這下可忘得幹幹淨淨的了。”

虛竹直直看向她,笑道:“不錯不錯,你可以走了。”

王道一接到他的目光,卻微微一愣。雖然兩人並沒有見過幾次面,但王道一從他的眼神中準確讀懂了他的意思,他說你可以走了,不只是說你可以走出那金剛陣了,而是,你可以走出這座山了。

王道一尚自愣神,虛竹卻不再多說,一個轉身飄然而去。

諸僧見虛竹離去,不禁都目瞪口呆,只見虛竹竟像是登天梯一般,不借助任何東西,直接淩空向上而行,真真如神仙一樣騰雲駕霧。

饒是少林高僧再見多識廣,也從沒見過這等非人類的功夫,個個都望著他走遠,呆然不動。

虛竹體迅飛鳧,飄忽若神,三步兩步便升到大雄寶殿正上方,然後於高空中淩空直行,漸漸邁步走遠,邊走邊歌曰: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既非常,如器中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