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一沒將孩子給出去,而是向前一步走近那女子,躬身行了一禮,說道:“前輩好心,晚輩著實感激。可是剛才晚輩看這孩子,覺得這孩子和我著實有緣,晚輩懇請前輩將她讓於我收留。”
王處一和郝大通對王道一這種自找麻煩的行為都有些不滿,正待說話,卻聽那女子冷哼一聲,道:“你既要養,我自也不會再來管這閑事。”說罷,轉身離開,眨眼間便不見了。
郝大通道:“小師妹,你這是為何?”
王道一道:“郝師兄,我瞧那女子不是個好相與的,這孩子給了她,萬一養不活怎麼辦?聽師父說那活死人墓裡陰森森的終日不見陽光,不適宜嬰兒生長,終究還是會苦了這孩子。我覺得這孩子與我自己同病相憐,不忍將她交給那婦人。”
郝大通和王處一都嘆了口氣,王處一道:“那這孩子長大了怎麼辦?那時你又得再重新安置她,豈不麻煩?”
王道一道:“以後……我可以收她為徒。”她心想收徒倒不一定,若這孩子不想出家也不想學武,到時候再另行安置就好,眼下先這麼說,好寬慰兩位師兄。
王處一和郝大通想起了王重陽當年收王道一為徒的事情,覺得這也是個辦法,而且事已至此,他們對這個從小看到大的師妹也說不出重話來,於是便交代了幾句,各自回屋去了。
王重陽和王道一的屋子隔著一個前廳和天井,王道一隻要動靜不大便不會吵到師父。王道一將孩子抱回來後,給嬰兒洗了澡,換了塊幹淨的布將她包起來。
收拾舊襁褓的時候發現裡面有竟然還藏著一塊玉佩,是塊白玉,摸起來質地細膩,質厚溫潤,猶如凝脂,上面刻著一個“龍”字,王道一不懂玉石鑒別方面的學問,但也大概看的出來這應當是塊好玉,她手中摩挲著玉,默默想到:“原來這孩子姓龍麼。”
第二日天不亮,王道一起身出門,運起輕功往終南山深處而去,找了半天才找到一頭哺乳期的野鹿,王道一想法兒取了鹿奶,又疾奔回來。那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就遭遺棄,餓的連哭都沒力氣了,王道一用小勺慢慢給她餵了一些鹿奶,孩子的精神才好了一些。
等王重陽起身後,王道一將昨夜之事稟報於他,王重陽點點頭沒說什麼,只告訴她既然決定要養,就須得盡心盡力的撫養。
王重陽的反應都在王道一的預料之內,她與王重陽一同生活十七年,王重陽對她的學業教導細心,但生活上完全屬於散養型,不會輕易幹涉王道一生活上做的決定。
師徒二人一起吃過早飯,又聊了一會兒天,王道一便起身離開去練功讀書了。
從那天起,王道一的生活中除了讀書習武又多了一件棘手的事,那就是給那孩子找奶。
與當年的王重陽一樣,王道一沒有妄自加給這嬰兒取名,只知道她姓龍,便叫她做“龍兒”。
每天早晨天不亮王道一便會起床,跑到終南山中漫山遍野的找奶,幾個月下來,什麼鹿奶、羊奶、豹奶、蜂蜜等等,全都找來讓龍兒喝了個遍,這樣的日子著實辛苦。終於在龍兒六七個月大時,王道一覺得可以給她“斷奶”了,才改用米粥喂養,直到這時王道一每日起早貪黑的日子才好過一點。
王道一在心裡時常感嘆,原來養個孩子竟這麼麻煩,當時的一時沖動可真是給自己惹來了一位活祖宗!
王重陽見她這樣,還取笑道:“你小時候可比她好樣多了。”聽了這話王道一簡直欲哭無淚,心想:“那當然了,我多好養啊,我可是有上一世記憶的人!是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全天下再沒有比我小時候更好養的小孩兒了!師父你就知足吧!”
好在孩子都是越大越好養,龍兒一歲的時候便已經可以扶著床沿走路了,話也會說幾個字了,兩人的生活還算和諧默契。王道一一時間也想不起其他的合適稱呼,便讓龍兒管她叫做“師父”,反正當初收養她的時候也曾提過這回事。
作者有話要說:
龍兒上線……
ps:本文劇情原著向,現在只是前奏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