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燁頓了頓,讓眾人也能反應反應,尤其是這句‘空裡流霜不覺飛’其實是不太好理解的。
但是!
雖則是這樣,只要你想象一下,大概還是能猜到,說得是什麼。
直到眾人都眼巴巴地看著他。
便是鶯兒都不例外。
劉子燁這才又接著吟道: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這沒什麼好說的,前面也說了,鏡頭縮小了,所以前面是海上明月,現在是江上明月,江上明月如何?這裡用了江天一色無纖塵,然後在空中,一輪孤月皎潔皎潔。
能把景物寫成這樣的,而且詞句也一點都不繁縟的,感覺當今世上,也唯有此詩了。
你說這首詩詞藻不華麗嗎?
不!
其實它也很華麗,但是它卻能寫得讓你明白。而不是像‘文幌曜瓊扇,碧疏映綺欞。’這樣的,讀著費力不說,甚至都讓人覺得有些拗口。它一點都不拗口,反而還讓人覺得讀著朗朗上口,音韻極美。
正當眾人都被這樣的美景所打動的時候。
接下來,那人也是問道: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這充滿哲理的一問,把這首原本只是一首寫得不錯的寫景詩,直接搖身一變,化為了一首滿懷感慨和詩人迷茫的抒情詩。
感情出來了!
代入感也隨之來了。
那問過之後呢!
難道就在這裡停下來了?
不!
還有下一句!
這首詩並沒有就此停止。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意思是——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很唯物主義。
只是陳述出一個事實。
甚至,這裡還用了擬人的修辭。
不知江月在等待著何人。
長江倒是一直在輸送著流水。
你以為可能到這裡又要結束了。
然而……
不!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眾人心裡聽到這一句,又是一喜。
喜的大概是這樣的詩,千萬不要讓它停下來,我還能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