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我單聊?
李瑁心頭立時又開始盤算,他要跟我聊什麼?
是威逼?
還是利誘?
不,不管是什麼,自己都不能承認,打死也不能承認!
武惠妃和蘇曼莎也是吃了一驚,但皇帝金口已開,她們也只能躬身告退。
待得二人一走,李隆基的態度忽然就變得溫和了許多:“瑁兒,你跟父皇說,無意太子之位,也從未想過他日要榮登大寶,一心只想求仙問道,為父皇和大唐祈福,你可知父皇聽了這些話,心頭是何等的欣慰?”
嗯,要打親情牌了?
呵呵,用你的話說,你當我是三歲小孩兒麼?
李瑁心頭嗤之以鼻,臉上卻是真誠萬分:“父皇,兒臣句句肺腑,字字真心,絕無虛言偽意!”
“父皇知道,但父皇卻是想起了當初……二十多年前,妖后韋氏及其女安樂公主窺伺社稷,毒殺皇叔,妄圖再步武后之路,是父皇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父皇立下此等大功,擁戴者眾,然則父皇並非嫡長,甚至還是庶出,此等情形之下,先皇日夜憂思,輾轉難眠,唯恐兄弟鬩牆,手足相殘之殘局再度上演。”
“便是那時,皇兄身為嫡長,卻對太子之位堅辭不受,力勸先皇立朕為太子,朕亦不願如此,連夜趕回長安,上表請辭。”
“卻不料皇兄竟以出家為僧要挾父皇,父皇無奈之下只能受此大位,登基之後,常思何以報皇兄之德,思來想去,心生一念,何不擇一子養於皇兄府中,令其以父之禮待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待其子長成之後,若其德才兼備,便立為皇儲,如此可保皇兄一家永享富貴,這便是朕將你從小寄養於寧王府之意,你可明白?”
關於李憲這段讓皇帝的故事,李瑁那是耳熟能詳。
此刻聽李隆基說來,心裡忍不住便呸了一聲。
李隆基兄弟五人是共過患難的,說他們感情深厚,李瑁絕對不會有半分懷疑。
但要說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深厚到了連皇帝之位都可以讓來讓去的地步,那就只能呵呵了。
李憲之所以在佔盡法理之優的情況下主動讓出皇位,說到底還不是因為李隆基功高齊天且實力雄厚,雖然身為嫡長子,但李憲卻是完全無力與之對抗?
倘若他們之間的感情真的好到誰做皇帝都無所謂,那為什麼李憲要讓?
從社稷穩定的角度出發,嫡長繼位,絕對是最優解!
所以說到底,李憲這個讓皇帝,還是被逼無奈。
只是他生性豁達,又看重這份兄弟之情,故此才沒有跟李隆基明爭暗鬥罷了。
至於寄養一事,明明就是因為武惠妃之前所生子女都沒能養活,故此才把李瑁送到寧王府去碰碰運氣。
這會兒倒好,你給我整出個是為了報答寧王叔當初大義讓位,所以將心中儲君人選送到他那兒去寄養。
真當我是三歲小孩兒,什麼都不懂啊?
更何況我已經明明白白的跟你說過我不想當那個太子,也不想留在長安了,你還拿這玩意兒當誘餌來引我上鉤。
是你傻,還是你覺得我傻?
李瑁心中瘋狂吐槽,但又確實不知道該怎麼答李隆基的話,索性便繼續裝傻:“兒臣不知!”
李隆基便是一皺眉頭:“其實在你出生之時,朕便已有立你為儲之意,但是……”
說道這裡,突然便是一頓:“瑁兒,你可知父皇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之時,發現了什麼?”
喜歡大唐最強皇子請大家收藏:()大唐最強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