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負責操練的那人也是一樣,坐在臺上,時不時呼喝兩聲,一雙眼睛卻是連看都沒往校場上看一眼。
見此情形,李瑁心頭那股無名火立時燒得更旺。
眉頭一皺,便是一聲大喝:“你們就是這般操練麼?若是敵人來襲,這般懶散,如何保土安民?”
被他這麼一吼,所有人便都停了下來,百餘雙眼睛便齊刷刷的盯在了他身上。
臺上那個傢伙到時被嚇了一跳,腰板一挺就從竹椅上彈了起來,站得筆直筆直的,人高馬大,體格健壯,倒還真有幾分精銳的模樣。
但僅僅一瞬之後,他整個人便又垮了下來,隨手指了指身後的營房:“報道去那邊,別來煩老子,不然治你個延誤軍機之罪,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李瑁楞了一下:“延誤軍機,我延誤什麼軍機了?”
“呵,你是不是傻啊,都遲到十多天了,還不算延誤軍機?怎麼著,還要老子給你講講規矩不成?”
李瑁這才想起,他們都是平時為農,戰時為軍的府兵。
按大唐兵役制度,這些傢伙農時耕種,閒時練武,一旦有戰事,便應召組軍。
但也有常備軍,這常備軍便是從各地府兵抽調而來,一般都會保持在定額的三分之一左右,定時輪換。
若被抽調為常備軍,全家皆入軍籍,可減免賦稅,徭役,而且減免幅度還不小。
所以一般農戶,若是家中有子被調入常備軍中,那得算是一件大好事,當然,對外征戰,不在此列。
不過劍南道與其他各地不同,朝廷打仗,很少會調劍南之兵。
一是路途艱險,行軍不易。
二也是因為劍南道本身也還擔著西御吐蕃、南撫百族之責,若是將劍南道的兵抽走了,難保不會出事。
但這些年下來,吐蕃在劍南這邊沒什麼動作,與大唐幾次交鋒,都在隴西一代。
南越百族也已經消停了很久。
照理說,此事服役對他們而言應該是很高興才對,怎麼這幫人看著,可不像是高興的樣子!
李瑁心中生疑,正自思量。
校場上忽然便有人說道:“王隊正,我瞧著這小子像是頭回來,咱先給他揍一頓出出氣如何?”
喊得卻是臺上那人。
這王隊正便瞪了他一眼:“去去去,沒心情。”
說完又看向李瑁:“老子姓王,名叫四喜,是五營一隊隊正,你要是不想挨軍棍,現在就滾去找徐軍曹報道,報完道過來操練……對了,你是哪家的兒子,以前怎麼沒見過你?”
李瑁立時眉頭大皺,要不要報上名號呢?
奶奶的,那個鬼名字,真的好羞恥!
喜歡大唐最強皇子請大家收藏:()大唐最強皇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