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珠尖叫起來,周圍還有其他人,一面笑話韓海珠樂瘋了一面又羨慕無比。
韓海珠興奮過後趕緊強調:“要的,說好了啊,別人的我不管,你的禮一定得要送到,否則,哼哼,我饒不了你。”
“韓海珠你可真是沒羞沒臊的啊,不知道今天程公子有沒有過來捧場,我記得那日酒館剛開張的時候可是過來的,說來你們還真有緣。”
現在兩家只是口頭說好了,正式過場還得仔細挑日子才行,但該知道的人家都知道了這麼一回事,說來誰家不羨慕這門親事,程家本身門楣不低,程家公子又是少有的自己爭氣的人,年紀輕輕就憑自己考中了進士,比那些靠祖蔭的權貴子弟出色多了,何況程家公子相貌又不差。
韓海珠哼哼了兩聲,揚著下巴說:“今日又不是休沐日,怎可能過來,再說了這櫻桃酒又不適合他們喝。”
有人不捧場:“誰說要來喝酒的,今日縣主親自下廚,可是有不少人沖著縣主的手藝來的,你以為是酒?”
這次俞晨很有自覺性,琉璃杯子做出來後,包括櫻桃酒在內,都往宮裡送了一趟。
現在這杯子雖然問的客人多,但暫時並沒有列入出售的計劃中,還是慢慢來的好,不過可以拿來作禮品送人。
二管家不僅將作坊周圍的地都買下了,連成一片,再次擴大了作坊規模,而且在城裡也看好了一家鋪子,以後無需再在酒館裡接單子和交接琉璃,還是有個專門的鋪子作為對外的視窗比較好,畢竟這是要做長久的生意的。
也有那精明的商人,包括尚亦瀾都提了幾次,想入手一些琉璃運到外地賣,意即京城這一塊就不搶他的生意了。
尚亦瀾說得好:“再高的價格入手,運送到外地翻個倍都能賣得出去,尤其是江南地帶富商多的是,掙他們的銀子容易得很。”
俞晨也沒料到這麼一個心血來潮弄出來的作坊,會如此掙錢,他覺得入手的銀子都有些發燙了。
現在作坊規模擴大,在供給京城的同時,也不是抽不出一定的量轉讓出去,因而琢磨過後便同意了尚亦瀾的話,與尚家及另幾個商家簽定了契約,當然在這之前他也讓人查過這幾個商戶的信譽,包括他們背後的勢力,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謹慎地出手。
他心裡明白,自己有肉吃,還得讓別人喝些湯,否則他依仗再大,也會有人跳出去,就算不當面,背後搗鬼他也會疲於應對。
而且,他老老實實地按商人納了商稅,並沒有倚著縣主的身份避稅,大周朝商稅還是極重的,所以看在這筆稅銀的份上佑德帝也該護著他一些。
尚亦瀾捧著新的契約笑得合不攏嘴,他覺得自從認識了俞晨,運勢越來越好,酒館、新的調味料以及如今的琉璃,足夠尚家填補上之前因分支造成的錢財上的缺漏,並且會越來越好。
尚亦瀾高興,也有人極其憤怒,八皇子將手裡的杯子砸了出去說:“這賤人之前搶了我們的茶酒不說,現在竟敢將我們的人攔在門外,這賤人專門就跟我們過不去?惹惱了本皇子一把火將他的作坊燒光了!”
“八弟,息怒!那是縣主,別再讓我聽到你這樣不敬的稱呼!”三皇子擰著眉頭斥道,“再說縣主未必知道前去的商家是我們的人,可能只是一個巧合。”
三皇子拉攏官員發展自己的勢力,當然緊缺銀子,他開的文館雖然在文人士子中打響了名聲,給他帶來了名聲,但那就是個燒銀子的地方,當俞晨的作坊推出透明琉璃時,他便看出了其中極大的商機,俞晨的售價在他看來並不高,就算用同樣的價格買下來,不管是在京城還是在別的地方,轉手就可掙到不少銀子。
說實話,他現在的確羨慕英武侯了,早之前他怎就不知道這個新冊封的縣主如此能掙銀子,如果成了他的人,有了那琉璃作坊,他拉攏再多的人也不會為銀子犯愁,可惜,不知是不是因為後君,縣主似乎並不樂意與他接觸。
他也試過讓找到出與他有牽扯的人探探那作坊,如果能將煉制琉璃的方子弄到手,他可以在別地開作坊,只可惜,那作坊在短短時間裡被圍得密不透風,找來的人根本接觸不到裡面,他又不敢將事情鬧大,否則吃虧的也不會是縣主和他的作坊。
“至少還是有好訊息的,四弟那邊的人同樣沒有得逞,恐怕現在四弟也惱了吧,我們還是稍安勿躁,看看四弟會有什麼動作吧。”三皇子眼睛一轉就想出了好主意,要他放棄還是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