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平時沒少用空間裡生長的水果揹著人餵它們,所以這一黑一白就被他養成了愛吃水果的喜好,姜嬤嬤現在還不知情,否則對著顧晨又要好一通責備,這養的還是狗嗎?比人還精貴好不好。
顧晨和這兩只吃完水果後向上總會沾上一些水果味,但到現在都是無人起疑,因為這些人已經熟悉了顧晨身上的清新草木味道,總以為他和黑白兩只去山裡逛得多了,才會沾上山裡草木的味道。
不用環顧就知道附近沒有人,所以顧晨毫無顧忌地伸手拍了兩下樹身,於是詭異的一幕出現了,那些成熟的櫻桃自動地從樹上脫落下來,像雨點一樣撲簌簌地往下掉。
顧晨動作飛快地樹四周轉了一圈,所有掉下來的櫻桃都是進了籃子,還感慨了一下輕功真好用。
他倒是可以讓櫻桃直接掉進籃子裡,但現在這樣更有意思。用到輕功就想到某個指點他輕功的人,自尚家的事情發生後尚亦瀾最近就再沒有信件過來,想必也是自家的家務事繁忙讓他抽不出空。
但既然去了京城,再加上京城中一些人因兵權而蠢蠢欲動,想必那人也不會一直隱而不出,否則就是京中不出事,邊關也會因為他的不見而不平靜,幾個月能堅持,但一年半載的,被鎮壓下去的外族恐怕也要打起邊關的主意。
抬頭向門口看去,一黑一白也同時警惕地望過去,很快一個人影出現在他們眼中,邊跑邊叫:”晨哥哥,我去山裡摘了果子,晨哥哥,我送來給你吃的。“人如風一樣沖了進來,一黑一白先沖他叫了起來,楊三兒這才止住了腳步跟兩只呲牙:”喂喂,我找晨哥哥,又沒找你們,你們快讓開。晨哥哥,你看它們欺負我。“習武還是非常有效果的,跟著衛衡堅持了幾個月,楊三兒身體明顯結實了許多,人也長高了不少,但臉上的稚氣仍未褪去,逮到機會就想往山裡竄,可惜都被衛師傅給鎮壓了下去,什麼時候他允許才能進去。
顧晨看他手裡的背萎裡裝的是紅通通的野果子,問:”你揹著衛師傅去山裡了?“”沒有!“楊三兒立即跳腳,”才沒有,是衛師傅同意的,我跟村裡其他人一起就在山腳下采的,以前也經常去採的,真的!“還舉手保證。”好吧,黑子,小白,放楊三兒過來。“
顧晨發號施令,守在他身前的兩只才甩著尾巴讓開,楊三兒哧溜一下竄到顧晨面前,正要獻寶,”呀“了一聲,才看到顧晨手裡提著的籃子,抬起腦袋一看叫道:”晨哥哥,你院子裡的水果居然都可以吃了。“”是啊,你來得正好,幫我跑個腿分分。“顧晨沒想吃獨食,再說也沒必要,空間裡的水果不斷,所以這第一批摘下來的水裡就打算熟識的人都分一些。”那這個呢?“楊三兒用手指戳戳自己帶來的,跟顧晨手裡的一比就顯得很沒檔次了。
顧晨伸手接過,笑道:”你不是說送給我的?當然是我留著吃了。“楊三兒又開心起來,伸手指數要送給哪些人:”姜嬤嬤,衛師傅,寧哥哥,徐大叔家,常郎中家,還有孟老伯……“”別忘了給你阿爹他們也帶些回去,小四兒也要吃的。“顧晨提醒他。”好吧,晨哥哥,我這就去。“接過籃子人留了一份下來,就又一陣風地跑沒了。
於是這天村裡不少人嘗到了顧晨院子裡長的水果,以前就只能嘗些孩子在山裡摘的野果子,與酸溜溜的野果子相比,顧晨這裡的酸中帶甜的櫻桃飽受歡迎,水份足,個頭又大。
楊三兒分完櫻桃後送籃子回來,顧晨又特意給他留了一些。
楊三兒捧著櫻桃咧著嘴巴跑了,跟他在村裡玩得好的小夥伴也都嘗到了櫻桃,一個個跑回去跟職權爹阿父嚷著要吃水果,有大人也嘗到了一兩顆,跟家裡人商量:”不如咱們拿錢去晨哥兒園子裡買上幾斤回來?這果子味道的確好。“村裡不少人家跟著顧晨得了實惠,所以也願意花上幾十文買些零嘴給孩子吃。
鎮上的俞家酒館開了後,因為需要的食材不少,顧晨的園子裡和莊子裡都沒辦法自給自足,於是在村裡也收購了一些,因而現在村裡一些腦子活絡的人家開始考慮發展副業了。
一些人家看酒館需要的雞鴨和豬肉數量不少,於是決定多養上一些,養之前找上了顧管事希望以後能夠賣給酒館,顧東在顧晨同意後與他們細說了需要注意的事項,並正正經經地簽了契,如果養的這些達不契約上的要求則不在收購之列,他最怕的就是這些人家只顧著掙錢拼命多養一些,卻因照顧不周導致雞鴨生病讓整個村子的家禽染上病,那可就不是鬧著玩的。
為了這事,他還找上常郎中,翻遍書籍想找出一些有用的方子,讓家禽少生病,最後還真讓他找到了,就將配藥的事交給了常生,需要的人家向常生購買,給常生添了一個進項。
常和一模一樣也養雞養豬,見狀也想跟著再多養一些,最後在常郎中勸說下,豬和以前一樣只養兩頭,雞再添些。這些家禽一向是由常生負責喂養,常郎中時常出診,養得多了雖然能掙錢,但也會讓常增加不少負擔,常郎中可不希望為了多掙幾個錢將乖孫累垮了。
也是因此,村裡現在感激顧晨的人佔多數,之前那些不太好聽的傳言如今極少有人會提及,除了那眼紅不服氣的,但一開口馬上就遭到其他人的抨擊。莊戶人家大多數的愛恨也極其簡單,顧晨能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增加收入,因而維護起來那戰鬥力槓槓的。”那趙家人是什麼德性當村裡人都不知道還是怎的,就趙雪那賤人做了後爹會對晨哥兒上心?不用去豐安縣咱莊戶人家都能知道,那縣裡肯定是趙雪賤人自己生的兒子名聲好得很,晨哥兒絕不會落個好名聲,沒看到晨哥兒剛回咱村裡那瘦得哦,一陣風都能吹得飄起來,再看看現在,養得白白嫩嫩臉色也紅潤。“”誰說不是呢,之前楊山家的和徐家才歇了下去,這姜家的人又上躥下跳了,還不是因為沒能從姜嬤嬤那裡撈到好處。“”就是啊,之前採茶不好好地採,光想著偷懶,現在輪到養雞養鴨,居然說咱們最後會被顧管事騙了。“”哼,管那些眼紅的人家做什麼,有這說閑話的功夫還不如到山腳下多打些豬草回來,將豬養得肥一些。“於是三五成群的揹著筐一起去打豬草,家裡的孩子也動用上,村裡倒少了些那些在外面瘋玩弄得人憎狗厭的淘小子。
有人上顧園問果子賣不賣,被告知之前吃的是顧晨自己院子裡種的,樹少只夠自己吃的,園子裡的還沒成熟,得再過一陣子,到時願意買的可以讓出三五斤讓大家嘗嘗鮮。大家聽了也沒意見,第一年種下去的果樹結的果子肯定不多,再說如今酒館裡的生意好得多,顧晨也不靠園子園子裡的果子發財。
這些村民看著顧園一步步地攢下這些家業,感慨無限,都說同人不同命。
背了一筐豬草的人往家裡趕,又說起另一戶人家:”裡正家二小子去府城考試了吧,聽說考過了就能有秀才功名了,楊夫郎就等著做秀才阿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