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臣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可是人生總有不完美的事情。因為讓四城之後經濟低迷,再者之前戰亂時給劫走不少的珍寶,國庫有些空虛,而日常的開支已經超過了預算,國家入不敷出,再這樣下去整個國家都會危險啊!司空和司徒建議提高稅收,可是這樣的話,王室的民心何在?!天下人還怎麼看待他周室經營的王畿?一個連晉國的一半都沒有的地方還管不好,徒增笑耳!
壬臣低下了他高傲的頭顱,看著那地面上的石板留下一滴眼淚。
他已經不在年輕了。
年少的時候他認為王室是天下最應該尊敬和愛戴的,他一定要振興王室,讓天底下的人都看看誰才是天下共主,不是那所謂的尊王攘夷的齊桓公,而是他王室!可是他發現,齊桓公的方法好像真的能夠幫助王室樹立威信,於是他開始招賢,希望有志之士能夠匡扶王室。
他失敗了,有才能的人去了齊國和晉國,就連楚國都有不少的能人賢士。他們確實尊王,年貢和朝見的時候都帶著不少的貢奉。可是王室好像更加衰敗了,城裡的人嚮往著去其他國家,百姓歌頌齊桓公而不是天子,作惡的人也多了起來。從那時起壬臣就知道,諸侯不可輕信,要多結交賢人才能讓王室的天子威信樹立起來。可是好不容易招到幾個,隨著他那個叔父王子帶的叛亂攪弄得天翻地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財政虧空,割讓領土對晉國俯首,如今要他增加田稅,這不是當著國人的面打自己的臉嗎?
這不是他想要的王室。
“何顏面對我周室的列祖列宗啊。”
昱小小的身影輕輕的敲了敲房門,讓壬臣把心思藏在心裡,以最快的速度擦了一下眼角,整理好他的著裝。
“是昱嗎,進來吧。”
昱手裡端著簋,裡面裝著由稻梁煮熟的米飯和一些羊肉,上面還放著刀叉和勺子。
禮記有說過:飯黍毋以箸。東周時期的貴族多用叉和湯勺為主,用筷子分揀食物,筷子在這個時期被稱之為“箸”。
“父君,您辛苦了,這是廚人做的飯食,母親給您煲了雞湯,一會就送過來。”
“你吃過了嗎?”
“還沒有,父君您吃吧。”
“我有些事吃不下,你吃吧,今天的課業怎麼樣,閱是周公忌父的兒子,從小學禮看書,你跟他學的怎麼樣。”
“夫子人很好,而且還帶我出去做東西。”
“什麼東西,說來聽聽。”
壬臣不希望昱看到他難堪的樣子,他從小教育雖然嚴厲,可是在平時不會對昱大聲說話,用最耐心的方式來勸勉學習,昱也很聽話,從小到大沒有讓壬臣煩心過。
壬臣的四個兒子中,班最穩重,瑜最調皮,季最頑劣,而昱是最聽話懂事的,他多希望這幾個孩子能活在西周那個時候,可惜,是他壬臣的孩子。
【昊天啊,請再庇護我周室一次吧!】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