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世家們又怎麼肯交出自己的利益呢?更何況他本身就是貴族,這樣離經叛道的手段沒有好結果,後世的王莽就是這樣的例子。
這樣的道路只能讓底層人來施行,而不是他這樣的貴族。
不過現在的昱在做的,不就是為後來者留下那可貴的火種嗎?
講仁義而不迂腐,用仁義的手段實現自我的價值,這會讓後人少走許多彎路。
昱給自己的定義就是似儒類名,崇墨衍法。
“既然生在了這樣混亂而又講道義的時代,我又何嘗不能以我的名義開闢一個盛世呢?”
雨後的街道上,姬昱立下了這樣了的志向。
“去公廨吧,我不想遊玩了,我想再去看看這天下的世道。”
侍從低頭回應,對他們這樣的人來說,本就沒有自主的思想,家主說什麼就要去什麼。
不過在王孫的身上,侍從學到了他對於這天下的憐憫和仁義之心,這是在其他地方所學不到的。
在往回走的路上,昱看到了用手抓飯的少年,他大快朵頤的樣子讓昱看著都不由發笑。
少年聽到笑聲,連忙爬起手腳並用的走到昱的跟前。
“貴人,我知道是您給了我新的生命,請讓我追隨您吧,哪怕是現在讓我獻出生命來取悅您也在所不辭。”
昱可沒有忘記在院中斬去手臂的獨臂,在這個天下最講信義的時代,信奉道義的人敢用自己的生命為道義犧牲。
“我救助你並不希望你死去,而是希望你能夠找到自己的志向,不惜生命去維護他,不懼困難去匡正他;做一個正直的佞人,救助和你一樣的窮苦人。”
少年腦子裡不斷的迴盪著這樣的話,眼睛也越發明亮。
“志向,志向...”
昱已經走遠,等他回過神的時候只能再次看到那個戴著斗笠的背影。
“您說的話和王孫說過的話一樣有道理,今後我一定要做一個講道義的人,將這樣的道義交給更多的人。”
少年看著離去的身影久久不能釋懷,他腦中冒出了一個想法,會不會那個貴人就是王孫?
可惜人已經走遠了,不能驗證他的想法。
侍從在去公廨的路上問王孫:“您既然讓那孩子遵循道義,又為何不說出您的身份讓他追隨您呢?”
“我一開始不也是沒有去在意過他的回報嗎,又何必在意他是否追隨我呢?
道義就像是一條紐帶,會有人將它繼承,並再度發光,我倒是希望天下人不追隨我而追隨道義,這樣世道就會好起來了。”
馬車輪轂滾滾而行,車廂上的昱看著天,彷彿昊天也在看著他。
“不知不覺,我還真的像聖人的方向靠攏,這天下,就等著我來救助吧。”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