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跟我走,我會與晉侯說明情況,免去你的罪責,只需要為晉國做一段時日的勞務即可。
而你要是留在此地,那麼等待你的也就只有被處死。”
伯仁笑著說:“我說過一個人的仁義是最重要的,現在我違背了我的仁義,自然不可苟活於世。
況且能夠聽到王孫您說明仁的道理,我就已經很知足了。我不希望您因為我的緣故而踐踏晉國的律法,要是有人殺人而不用付出相應的代價,那麼世人也就不會在意生命的價值了。”
說到後面,伯仁的身子不由自主的發抖,他顯然也懼怕死亡,可他不願意讓王孫為他揹負洗脫殺人者的罪名。
“朝聞道,死可矣!生亦我所欲,義亦我所欲,捨生而取義者也!!”
伯仁不再猶豫,起身轉頭而對著汙泥牆壁撞了過去,只是下一刻,腦袋就被撞出了一個口子,整個人就不再動彈。
他用盡自身最後的力氣低聲的說:“知行合一。”
從倒下的身體流出的血液很快成了血泊,在鋪有稻草的地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染紅。
“伯仁!”3,“顏伯仁!”
三個魯人用力的搖晃這牢房的銅杆和牢門,可是晉國精心所造又豈能是他們這樣胡亂掰扯就能開啟。
他們只能在門外絕望的大叫著,恨不能有著千鈞之力將牢門直接打破。
在伯仁說完那句話之後其實眾人就已經察覺到伯仁要以身明志,可是他們都在門外。
還沒有聽他們的勸告,伯仁就一頭撞牆而死。
留在場的,是瞪大眼睛含著熱淚的三個魯者,還有嘆息的姬昱和褚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褚師只是一個市官,雖然有著幾次抓捕犯者的經驗,可對於這樣的場景還是沒有親身目睹過,在看到伯仁撞牆而死,連忙叫獄卒取來開啟牢房的鑰匙。
而姬昱也有些為勸告他而悔恨。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啊。”
褚師拍了拍姬昱的肩膀,低聲說道:“這一切何嘗又不是我的過錯,現在殺了這樣一個能夠為了道義而死的人,我這輩子都不會忘懷啊。”
“請您准許我們帶走顏伯仁的屍體,讓這三個魯人帶回魯國安葬。他們都是為了追隨我而來,沒想到卻落到了這樣的下場,我也不能夠面對自己啊。”
褚師低下頭,雙手抓緊昱身上帶有口水印的衣角,大聲對著姬昱喊道:“那您就要將此事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您的所說的仁、知道您所說的從心之道,這樣天下才能夠少於賊患啊!!!”
一開始說話小聲的褚師一下大叫,讓姬昱猝不及防,耳朵都被嚇得嗡嗡作響。
“你吼那麼大聲幹嘛,我又不是聽不到!”
伯仁就這樣走了,姬昱帶出了他的屍體,交給了三個魯人,並且託付給御者讓他帶他們回到魯國。
臨走時,三個魯人問姬昱:“您所說的心學什麼時候能夠傳到魯國?”
“等到我寫出來,第一個傳佈的國家就是魯國,這是我對死去的伯仁許下的承諾。
君子一言,哪怕是駟馬之車也難以趕上。”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