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季子不解,問為什麼大家族能夠隨意的把他們趕出去。
任母說,因為他們都是能認字會寫字的上等人,是有權利趕走不認識幾個字的下等人的。
他問母親,他要是學會了字能不能趕走那些上等人。
任母說他要想趕走那些上等人的話需要認識很多很多字。
他信了,問任母,她認識幾個字?
任母說:“我只認識一個字,那就是“仁”,兒啊,做人一定要講“仁”,““仁”字由亻和二組成,二以前的意思是上,仁字的含義就是上等人,你要成為上等人,就一定要講仁義。”
他一直記得“仁”字,他一直希望能成為上等人。
“仁字,就是上等人的意思。”
辛離偏過頭看著任季子,略微有些驚訝,還真有郊野的小孩懂這個?
“溪和季子你們都說對了,仁是仁義,也是指上等人。不過要先記住,仁是一種道德,最開始是人和人之間相互關愛的象徵,後來大家把那個關愛大家的人叫做“仁”,也就是因為這樣,仁也是上等人的意思。”
辛離拿出紙,讓他們用心的看著,然後開始了慢慢的書寫。
他寫的很認真,筆墨的筆鋒勾畫的都恰到好處。
辛離知道他並沒有通天測地的學識,沒有貴族的爵位,能夠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的話,就是用一顆認真的心。
用盡自己的真誠來教育,這就是他能做的。
閔學的很快,沒教幾遍就已經學會了;而溪學得最慢,手不穩沾上墨水之後還喜歡亂晃,把不少的墨汁都甩在了辛離的臉上。
溪委屈吧唧的在那裡叫喊。
“夫子,寫字也太難了吧,有沒有什麼不用寫就能學會的字?”
辛離說:“你要是覺得寫字難,世間可能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加容易的了。
我聽你的父親說,他曾經是個木匠,你覺得做木匠辛苦一些還是寫字辛苦一些?”
溪連忙端正態度,小心翼翼的拿起毛筆開始慢慢的一筆一劃的勾畫出一個“仁”字。
他有些怕夫子了,不是因為他溫和的聲音,而是他提及的他的父親。
任季子說:“我聽聞,在沒有毛筆和紙之前都是用刻刀和竹片來書的,要不是王孫用他的德行做出了紙筆,我們估計還像以前一樣用刀來刻,你就少些心思認真寫字吧。
你的父親和母親費盡心思才能夠讓你在這裡學知識,明道理,如果你對夫子不敬的話,我第一個對你不客氣。”
溪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收斂起調鬧的性子。
閔也是在旁邊附和季子,她的母親也是為了她能懂得更多的道理才送她過來的,希望能夠在夫子這裡學到一些好的東西,之後相夫教子的時候能夠讓孩子明白更多的道理。
辛離看著這些孩子,臉上洋溢位滿足的笑容。
【我志不在天下,能得一隅之地讓更多不明白道理的人能夠懂得周禮,認識文字就已經足矣】
【王孫的數道就從這裡開始吧,既為門客,當效死力,我沒有才能,只願王孫的數道能流傳於世】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