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此時的晉國

晉、楚兩軍在蔡國對峙了一個月,晉國終於又打敗了楚國。

歡在位的第一年,三戰三捷,向天下說明了晉國的戰鬥力,同時也讓晉國再次坐穩霸主之位。

坐穩君位之後,歡穩固三軍六卿的勢力,用他的仁政來管理國家,晉國人又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晉國所謂的“三軍六卿”就是每軍設將、佐各一名,分為上中下三軍。

其中中軍將為正卿,執政晉國,六卿出將入相,掌管晉國軍政大事,他們按照“長逝次補”的原則,輪流執政,掌握了晉國的國家大權。

晉文公設立的三軍六卿給晉國帶來了繁榮富強,軍事和民政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可是這種內政和兵馬都交給卿大夫的行為也算是給晉國埋下了一顆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地雷。

這種分權的手段已經留下了禍端。

而現在,就是禍端的開始。

來者是晉國的大夫士榖,士榖任職司空,雖然沒有六卿的地位,可是他的愛國之心在晉國也是廣為流傳。

按照周禮,卿大夫是沒有資格在還沒有完工的先君廟宇進行朝拜的,這是不臣,所以士榖在外門的道路旁等候。

“君上,臣聽聞,卜官郭偃在曾經為王孫昱卜算,生而不凡,當為聖人。

而今看此人卻有賢能,明理制工,在王畿沒有人不讚頌他的賢名。

老話說“鄰國有聖人,鄙國有憂患”,如今他的賢名已經養成,可文公在時曾經立約要以他和公子黑臀作為質子交換。

如今還有一年就到了交換質子的期限;王孫有名,晉國雖然富強,可是沒有王室的地位,還請您下令讓郭偃再次占卜,以定吉凶。”

古人迷信,凡遇到大事,都必須由卜官占卜以預告吉凶。

卜卦者非能人智士不可當,不僅要有能夠看清局勢和天下動向,更要有聰慧的頭腦來預知推斷。

昔之祭足,今之郭偃。

郭偃雖然沒有文王那樣的才能能夠預知天干地支,天下的發展,不過在預示吉凶禍福的方面上有所心得。

晉文公曾經問他:“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治理國家很容易,可是如果沒有狐偃和趙衰他們輔佐,我都不知道如何處理,治理國家很困難啊!”

郭偃當時是這樣回答的:“您常年在外,不熟悉國家的政事是理所當然的。

當您覺得容易,那麼困難就來了;當您覺得困難,那容易也就會隨之而來。”

晉文公被忽悠住了,在之後的內政果然越來越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下,郭偃也提出了他的“郭偃之法”。

改革從來都是鮮血淋漓的,可是在郭偃的身上,只有自然而然的順利。

這不是因為民眾和貴族們的信服,而是他用他的智慧自然而然在合適的時間提出。

郭偃,恐怖如斯!

此時年老的郭偃帶著他的龜甲和一併占卜工具到了晉國的會堂。

晉侯歡也命人架起火堆,一絲不苟的看著郭偃。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