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多了,疑惑也就多了;懂得多了,疑惑就少了。
天下不是以個人為運轉,哪怕沒有國家,沒有道義;太陽還是照常升起,月亮還是照常落下。
他懂那麼有用嗎?
對於廣闊的天地來說沒有什麼用。
哪怕他用盡心血輔佐周室,對天下的局勢是否有任何的改變?
天子的權柄愈發勢弱,諸侯日益強大,早晚有一天會有一個諸侯取代天子。
天不會因此而傾倒,地也不會因為這樣而哭泣。
閱明白了,他更願意在守藏室裡向上天求索那無邊際的道理,哪怕子帶亂國,他也在守藏室。
他看到了王室的山河崩塌,日月傾倒,那是周王鄭割讓城池並許諾參加會盟承認晉文公的霸主地位。
他愛這個國家,愛這個天下。
只是天下並不需要他,他也沒有能力匡扶整個天下。
“周室就像被關在籠子裡的飛鳥一樣,有人悠然自得,有人囂張跋扈,可是終究還是籠中鳥啊。”
洛邑很大,裝得下三十萬人,齊國的商賈、秦國的奴販、燕國的遊俠、晉國的書生,在成周都能夠看到,甚至有時會有楚國的人說著“鳥語”只為見識這繁華的成周。
洛邑很小,裝不下幾個才德兼備之人。會說的人閉上了嘴,看見的人閉上了眼,聽到的人捂住了耳朵。
閱就是那個看見的人。
有才能而不為官,知天下而不謀事,只是因為他對王室失望透了。
他找不到一個他想要用心輔佐的王子王孫。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夫周室之興者,當懷天下之心、不以私利、不與黨謀,通曉魚龍之變化、得利萬民之常心,德行九州,縱橫捭闔。”
可是真有這樣的人嗎?
周王鄭年老無知、虛名無實,只知求和利己,小事惜身、大事無謀,不可助也。
太子壬臣剛愎自用、有謀無斷,雖有利國之心,可是意氣用事,非興周室之才。
王孫班矯情飾詐、手無實權、不招門客,惜身養德、難成大事,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
直到他看到了王孫昱。
這個被晉國人利用的孩子。
壬臣請求他做昱的夫子,閱本來是不想去的,可是又想看看晉國所說的“聖賢”會不會因為聖名而驕傲自滿。
所以他答應了壬臣的請求,做了昱的夫子。
昱,這個孩子很有趣,雖然胸無大志,可是有著一股聰明勁;年幼知數明禮,有憐憫之心。
他看到的是一塊尚未被雕琢的璞玉,昱的思想天馬行空、常人難以理解,可正是難以理解,才有著非人的才能。
或許是那一天,昱能夠用禮待見工匠、能夠吃下那口魚乾開始,閱就已經認定,周室之興,唯昱一人。
“昊天予我三十載明悟天地,磨礪半生得見王孫;天命要我助周,扶天子助蒼生,此生無憾矣!”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