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四章 魯國故事

而後他問季友,季友說:“您與孟任立下誓約,您為何還要問我呢?而且叔牙對自己的兄長懷有私心,不能相信他說的話。”

莊公說:“慶父生性殘暴,好權好女色,不能作為一個好國君。般若要繼位,他必然會有貳心。我知道您是君子,請您為我除掉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季友答應了莊公,而想要對付慶父,就必須要先對付叔牙。

於是他借莊公之名將叔牙引誘到針季家,讓他喝下鴆酒。叔牙不肯,就被針季從耳朵中灌了下去。

而他正要對慶父下手時卻被他掌握了動向,提前一步暗殺了公子姬般。

季友見事情敗露,就逃到了陳國,同時向齊國告密,希望他們能立公子姬啟為君,這樣也不會讓慶父得手。

季友又借齊國之力返回魯國,成為了上卿。可他一直想要殺掉慶父完成莊公的遺願。

而慶父和哀姜聯合,其勢力早已架空了國君,而季友在這樣的環境下又無法對付慶父。

反倒是慶父一邊向齊國行賄,一邊打算暗殺閔公。

在這樣的權衡鬥爭下,閔公死了。

季友再也不顧及兄弟的情義,帶著兵士在夜中就殺入了慶父的府邸,逼死了慶父。

可季友沒有了勝利的喜悅,他知道這一切都太遲了。

他心中悔恨,要不是他一直恪守著周禮的仁義道德,沒有及時殺死慶父,或許魯國就不會有那麼多災禍了。

他扶持姬申魯僖公)上位後,提出休養生息的政策並且向僖公提出隱退。

他說:“臣與慶父、叔牙為兄弟,為了社稷,我毒死了叔牙、逼死了慶父,又愧於莊公、閔公。這樣不忠不孝的人不能在朝堂做官。”

僖公想要除掉叔牙和慶父的後代,可是季友又在此請求不要除去。

“如果除去自家的兄弟那就是手足相殘啊,今後該怎麼到黃泉與這些兄弟見面?我已經是這樣的罪人了,請您寬恕他們兩兄弟的後人吧。”

僖公答應了季友的請求。

慶父之後稱為孟氏、叔牙之後稱叔氏、季友之後稱季氏。

而又因為他們的後代都是公孫,所以被稱為孟孫、叔孫、季孫,史稱三桓。

因為季友的仁德,在今後的幾十年中,三桓都以季友之子季孫行父為首。

不過季孫行父也崇尚周禮,沒有過多爭權。

到了如今,反倒是孟孫敖和叔孫得臣喜歡爭搶權力。

其中孟孫敖是慶父之子,叔孫得臣是叔牙之孫。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