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又聽話的坐了起來。
可是不久之後,猴子因為晚上吃不飽,在寒冷的冬日沒有抵禦的能力,受寒而死。
這個故事更是直說鄭國人朝三暮四,早上想著晉國,晚上想著楚國,把鄭國在城濮之戰的反覆又挑出直視。至於為何生意不好,姬昱也是留下“因戰失利”四字讓讀者自由發揮想象。
隨著書籍的傳播,鄭國的人也開始愈發議論。
其中鄭國的讀書人最為鬧騰。
“王孫昱是不是對我們鄭國人有意見,怎麼書中都是說明我們鄭人的不好!二三子看,這猴子受寒而死,說的就是我們鄭國要遭受的災難啊!”
“我看王孫應當沒有那個想法,這個《宋女賣柴》,其中的宋國小女孩,不就是因為沒人買柴在受冬雪之寒而死嗎?你呀,就是想多了。”
“我看也是,王孫都沒有寫過周人,而是反覆提及我們鄭人,這難道不是對我們的看重嗎?”
“我看重你個蟲豸!”
一夥讀書人爭論書中的觀點,氣憤者更是直接大打出手。
有人以陰謀論的角度看待姬昱這本書是為侮辱各國;可也有人反駁,書中以反面例子和一些事例都在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為何要區分其好壞?
這樣的正反兩面,在鄭國最能夠體現,有的因書中的內容而侮辱姬昱,也有為書中的道理而讚揚姬昱的鄭人。
以讚揚姬昱為代表性的人物中,有一個女子。
她出身高貴,是鄭伯蘭的女兒,年少就有著明媚的姿色。她就是姬少。
姬少常年看著偏殿中的王孫畫像,心中對姬昱的單思之情無可言表。
她將畫像偷偷的收藏起來,每日瞻睹,又聽宮女們在那言說八卦,王孫昱在晉國有著如何作為。
每次一想到姬昱,姬少臉上就不由得顯現出一抹潮紅。
她時常想王孫會是如何美麗動人,如何強壯硬朗;
“有著那樣的德行,王孫一定很溫柔。而王孫又喜歡幫助他人,有愛人之心,這樣的人一定會喜歡小孩;聽聞王孫身材高大,未成年就已經有了成人的體格,他一定有著強壯的身體....”
越是這樣想著,姬少臉上的紅色也就越深,她的內心如同洪水氾濫,泥漿翻滾。
只可惜在這一年的立春,姬少嫁給了陳國的夏御叔,而秦伯任好沒能夠挺過這個春天,薨。
任好之死牽動了無數秦國老臣。
百里奚也因為傷心過度,在任好死後不久也隨之而去。
之前拜訪姬昱的秦使三人,更是履行了他們的諾言,在安葬國君的時候選擇了陪伴殉葬。
這一年又註定是秦人悲傷的一年,秦國男女無論老少都痛哭流涕,幼童也不再唱著歌謠,正在舂米的農人也因為悲痛而沒有力氣拿起杵棒。
不過任好是帶著笑容離開的人世。
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知道憑著一代之力做不到東進中原,可他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寶貴的財富。
稱霸西戎。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