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昱看到了趙盾的野心,他不再是從前的那個趙盾了,儘管他現在還一心為國,可卻多出了許多的私心,為了不被看出,趙盾從此再也沒有來上河邑拜訪過。
趙盾是為了國,可卻沒有革新的想法,或許在他沉浸於權力的遊戲時就已經擺脫不了貴族的身份了。
原本的他就像唐吉訶德一般,拿著長矛硬往風車上衝,連自己的對手都搞不清楚還要英勇無畏的衝鋒。
可現在的他,成了以往他所討厭的那邪惡的巨人。
趙盾在成長之中學會了圓滑、貪婪、護短,哪怕明知道是錯誤的還要進行。
他所走的道路沒有過錯,只是他選擇了一條留有退路的道。
姬昱原本期望著趙盾能用他告誡的民主思想作為指導,可他好像忘了,又或許沒有忘,只是退縮了。
人人都期望著工作和生活都留有退路。
貴族有貴族的退路、世家有世家的退路。
姬昱一眼就看出瞭如今晉國的國策和以往相同,還是遵行私有土地並提倡庶農開墾,大力發展基層的城防建設和法治建設。
可興起土木的代價,是糯米和那些勞作者,勞民傷財的代價不作考慮,甚至有人起了貪.腐的心思。
只要把僱工的錢虛報,把木料、石料的進價虛報,在建築工程想要撈一筆甚至能用虛假分.包狠狠賺上一筆。
儘管在趙盾的眼中他們不敢這麼做,可在管不到的那些都城呢?在利益的驅使下有誰能保證每一官吏都守法清廉?
為官的俸祿對某些人來說只是車水杯薪,不值一提。
正是因為晉國沒有改變,所以姬昱愈發的擔憂。
這樣做表明上國家富強了,可百姓的虧空根本沒有注意到,一旦到了大災之年,又會是一起經濟危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些勞作者的辛勤換不得回報,身邊的人也勸見好就收,因為民不與官鬥。
這些手裡留有餘錢的“偽奴隸”還要高聲稱讚趙盾施行的政策。
城裡的生活過好了,可卻忘了底層的勞作者。
封.建的時代下沒有人願意主動去做出第一步,槍打出頭鳥的道理一直根深蒂固,不能忤逆領導和時代的趨勢,只有順從才會贏得尊重與退路。
改寫經濟模式付出的代價出奇的大,上行下施不到位更會鬧得人心惶惶,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坐不到高位。
得罪了領導,評俸祿和身邊的人際關係都會遭殃,所有職場的人都在告訴一個道理,隨大流,聽制度的話。
有的人在國內混不下去還能去他國,照樣當他的卿大夫。
有的人在工作只會坐在那裡乾等,只期望國家有一日能改天換地,自己卻偷奸耍滑。
晉國的經濟體系,像一隻巨大的船隻,有些木板配件已經腐朽、衰敗,卻遲遲不肯更替。
想要改變一個世道真的很難很難。
姬昱對趙盾沒有失望,而是對自己失望。
趙盾只是走向了他所想的道路,而姬昱,又該怎麼走向自己的道路?
“寫再多的書也不能喚醒那些沉迷在酒肉的惡蟲,可書籍也能教化人心,讓少數人不做惡蟲、不為其屈服。我走的道是對的,可何時是個頭?”
“王孫,該食飧了。”
任季子點醒了沉思的姬昱,每日姬昱陷入沉思都會耗費心神與時間,他們也都習慣了。
“對,該去食飧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思考,現在不也活得挺好的麼?”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