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王孫,昱自然是不會做什麼都親自過問。
他有四個目前正在學習知識的隨從,任季子、溪、閔和辛開。
任季子年幼常事農桑,昱讓他從事在農田的看護和日常的看護工作。
溪在和他的父親學習木工,平常也會和季子一起看護農田。
閔在工事上沒有多少的天賦,不過學過女紅,也能夠辨認一些藥材,昱想讓這個沒有多少存在感的隨從多學一些藥理。
辛開在數道上和辛離一樣有所天賦,在計算賬目上比昱還要稍快一籌。
他們都有著一定的天賦所在,雖然不及從小受教育的貴族,可昱相信,有資源傾倒,他們也一樣能夠有所成就。
一個人是不可能全知全能,就算是閱夫子,也只是懂得道理,對於社會實踐上不甚瞭解。
所以昱讓他們各自專精一道,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昱帶來二十來人,能用的不止四人,可閱說過,這四人是最好的培養物件。
兵士御者年紀已經大了,接受不了新興的事物,培養幼小的人才才是發展之道。
對於歡派遣的奴隸和侍從昱也不敢信任,在這些晉國人前會盡量的不去言說他的意圖。
儘管可以用利益獲取那些晉國侍衛的信任,可是他不能這麼做。
明知道他們是派來監視的人,那就讓他們監視好了,至於去拉攏,昱沒有那個想法。
天下最不可靠、不能相信的就是人性。
所以不光是對晉國派來監視的侍衛,還是那幾個他從洛邑帶來的隨從,昱都會有所保留。
這不是不信任,而是對自己的保障。
而在絳城外的那處私邑,也就是趙衰一脈的封邑,趙衰同樣在宣佈一件大事。
趙衰已經六十多歲了,身體一直欠佳,在處理政事上愈發的感覺到力不從心。
他準備讓他的長子趙盾走上政臺,為之後繼承他的工作做好準備。
趙邑的房屋錯落有致,在外城門進去之後就能看到一整排大小一致的屋舍。
趙衰把趙邑管理的井井有條,在這裡的國人很少會有爭鬥的跡象,都在經營著他們的營生,對趙邑正中心的趙家人也是十分尊敬。
趙衰為人低調,謹慎;儘管晉文公賜予了他很大的封邑,可是趙氏的屋舍和平常的國人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在趙邑的國人眼裡看來是一個很隨和謙讓的君子。
趙盾是趙衰的長子,是趙衰在狄國跟隨晉文公時,文公將狄國俘獲的兩個同胞美人其中的姐姐叔隗贈送給了趙衰,而趙盾就是叔隗所生。
趙盾原本不是嫡子,趙衰為了跟隨文公,將叔隗和趙盾留在了狄國。而後又取了文公的女兒後叫趙姬)作為正妻,所以理論來說趙盾並不是嫡系子。
作為庶子的趙盾因為能力出眾,所以在接回之後趙衰對他多有看重。
在狄國的時候受盡苦難和同齡人的嘲笑的趙盾將內心的屈辱和隱忍化作了前進的動力,狄國的貴族因為他的母親身份低賤而看不起他,狄國的國人因為他沒有父親的陪伴而嘲笑他,可他並沒有從此墮落,而是將這些屈辱都化作了讀書的動力。
因為早年的經歷,讓他變得格外的成熟,在趙衰將他接回晉國之後,他開始嶄露頭角,讓他的父親看到他的能力;因為他知道,作為庶子,只能靠著爭搶才能獲得地位。
而現在,機會他等到了。
在趙氏之宅中,趙衰佝僂著身子,站在案桌旁。
身旁是他的柺棍和木幾,在案桌對立面跪坐著的是趙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