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五章 空腹

一斗米,一個人最多能吃三四天,那還是在省吃儉用的基礎上吃不飽的結果。

可強一家有六口人,就算將三個孩子當做兩口,那也是五口之家,這二十鬥米該怎麼過這個冬天?怎麼過下一年?

強每天在吃過之後就會打氣精神去找尋能夠吃的東西,珍也會去地上挖些野菜,只是蝗災過後一些能吃的菜也很少能夠找到,要麼就是給人先一步挖走。

可他不敢不去找食物,不找食物家裡就只有那二十鬥米,二十鬥米又怎麼能夠養活孩子呢?

年邁的老母踉踉蹌蹌走到了強的身邊,雙手握緊了他的手。

“兒啊,要是實在是苦,就把我送去山上吧,在三十來年前,母就是看我的父將我的祖母送去了山上,你把我送去山上,這樣就少一個人的口糧了,你也不用這麼苦了。”

強再也忍不住倒在老母的懷中開始哭泣,他恨自己無能為力,恨這世道不留人命。

“母!我不會讓你去山上的,只要等到上面發放救濟的糧食,那個時候就不用發愁的;我們可是晉國人,打贏了楚國、秦國,難道還會餓死在自己的國家嗎?”

老母無奈的開始抽泣,母子二人的情緒也帶動了妻兒,六人抱成一團,彼此說著安慰的話語來鼓勵自己。

“只要等到救濟糧的政令,我們就能好過了,明年再努力一次,生活還是有盼頭的不是嗎?”

淒涼的生活就像漏風的天窗一般不斷吹進冷風,煩悶就像一隻默默無聞的蜘蛛,在各個黑暗的角落中結網。

可農人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他們還在抱有生存的希望,在冷風的煩悶中傲然存活。

強和珍走出了家,他們都在為共同的生活而奔波,一個去看看還有沒有能夠食用的野菜,一個跑去找鄉人打聽有沒有什麼得糧的路子,順帶詢問上面什麼時候發放救濟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野菜最開始也是饑荒才被人發現能吃的特點,只是每一樣能夠吃的野菜都流著人的骨血。

強用粗布勒緊了肚子,不讓其發出飢餓的叫聲,順著他人的指點找到了邑士。

“大人,我們鄉邑遭受到了如此危急的蝗災,朝堂的卿士們什麼時候發下救濟的糧食?”

“這個事情你既然問我呢,我就跟你說幾句,我說這幾句你就知道了。

上面有著做不完的事情,各地也有蝗災,要是每人緊急就要大臣發救濟糧,那這受災的人都要糧食,國家該怎麼發?所以說一切都是要等上面的指使,這些我也沒有受到指令,不能拿出糧倉的陳米發放,要按照規矩來,不然國家都亂套了。”

強懵懵懂懂的點頭,只覺得邑士說得有道理;人人都想要,那肯定有些地方比他們還要嚴重,所以那些更高貴的大人物會優先考慮受災更嚴重的地方。

只是,他也苦啊。

“大人,您知道那裡能夠借糧?”

邑士沉吟了一會說道:“借糧?這我不清楚,不過我聽聞....”

“你不妨去邑門那裡等等看,我聽聞王孫昱四處遊說滅蝗,每日跟隨他滅蝗的人就能夠領半鬥米,要是他到我們邑,你也可去跟隨王孫昱滅蝗。”

“可滅殺蝗蟲不會被昊天嫉恨嗎?”

“有王孫為你們頂罪怕什麼,王孫昱都說了滅蝗有萬方之罪都會一人承擔,你還怕什麼?”

先秦時期,一斗粟米相當於2.6斤,一石為26斤,一個五口之家全力務農種植百畝收成150石。之前說過相當於現在29畝地)

斗的斤數大致演算:先秦2.6斤漢為4斤唐朝6斤宋朝12斤明朝為18斤

一年上繳15石什一),要吃掉90石,原糧搗碎外殼應當剩下900.6,可食用部分為五十四石,也就是一人吃十多石,一年才吃281斤糧食,所以大多數庶農都處於半飢餓的亞健康狀態,也難怪鬥不過吃飽了的強兵。

粟與米之間的大小單位的比例關係為5∶3的大小石之分。

五口之家剩下了45石,30石換錢,留15石餘糧,一年下來還有可能欠錢。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