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冥想的結束,姬昱的眼中愈發清明,他從心學參悟,磨礪多時,終於在此刻找到了光明之路。
制度是人定的,那他就改變制度;經濟是庶農工商等九種職業造就的,那他就提高經濟;生產力不合理想那就提高生產力。
就事論事,不去避重就輕,哪裡錯了就改哪裡,這才是真心真性。
儘管做不到一步到位,可有了目標就能夠制定計劃,有了一定的計劃,就能透過不斷實現短期目標而去追求長期目標。
心思明淨,姬昱尚處於心流開悟之狀,全身放鬆,身輕如燕,髮絲像是被電流衝擊一陣酥麻,隨後全身由內而外散佈溫和的氣息。
“閱夫子,我不會再陷入迷茫了,我已經找到了應當實踐的道路,還是我心中所想,不是您所想的王朝框架。”
按照閱夫子的方式培養門閥只能將門閥培養成為下一個貴族,姬昱有了更高的理想,儘管不知能否落實,可在實踐中他會不斷摸索前行,直到實現或是死在這樣的道路上。
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只是微不足道,可有了開頭總會帶給後世遺澤,為不公道的命運作鬥爭。要知道如今的優越生活只是他投胎投的好,生在了天子家,如果沒有這樣一層因素在,他或許只是流落在田地裡的田舍郎,也會被上層矇騙,直到死的時候都不明白為什麼勞作了一輩子到頭來什麼都沒有。
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努力地活完這短短的一生,為個人的事業所奮鬥,把所有的成果和貢獻留給後代繼承,那人類也只是在緩慢的發展進步,沒有進行真正的天下共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謀利者會說:人類就是這樣反反覆覆慢慢成長的,心中不要有任何人,沒有矛盾與彷徨,一生要有意識有方向的奔跑,將格局放在全人類的發展,只要將目光放在集體的發展,個人的犧牲也理所應當。
可姬昱會引以反駁:個人的也是群體的,先有個人才有集體,先有家才有國;如果連個人的利益都不能維護,一有災禍連生存都成了問題,還談什麼集體利益?
犧牲別人的幸福,來成就偉大的事業,是非常容易之事,因為被犧牲的人不是自己,所以這種人,永遠可以大義凜然;而姬昱所想的偉大事業,是解放人性,覺醒人心,使得人人有智慧能夠分辨是非,能夠爭取自己的利益,不至於因為生在底層而沒有前進的動力。
有什麼問題,就抓住問題解決,而不是用百姓來開刀,透過犧牲某些群體來滿足自己。
晉國本就強大,留有大量的物資能夠救濟百姓,可上層的卿士沒有積極救災,反而做出一副捨生取義的假狀愚弄百姓,姬昱為其感到深深的悲哀。
假的終究是假的,再怎麼洗脫也不會變得真實。
姬昱想要的是天下之民能夠真實的活著,為自己而活,擁有作為人的權利。儘管目標龐大,可這就是他存在的道理,不然昊天為何讓他存在這個時代?為何讓他得到知識懂得智慧?為何要明白這些道理?
一切都是為了最終的道路,一條披荊斬棘的光明之路。
一滴清水怎麼做到不再幹涸,只有將其流入江河才能永不幹涸。
就算河道被人為損壞、河床被殘酷的暴曬成為乾土,可只要有水滴存在,一切都有可能再次重新匯聚成為江河。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