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五章 道義

第229章 道義

隨著寒食節過去,生活逐漸迴歸了平靜,農人雖沒有餘糧,可在晉國的有力調控之下,底層的庶農透過在農忙之餘需要透過傭工關係得到一天的糧食,平日省吃節用倒是能勉強生存,各部官吏也會分時段進行煮粥救濟。

底層人的生活雖然艱苦,可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姬昱也就沒有再進行另外的幫助。

救人只能救急,如果都救窮的話就算有再多的家產也無濟於事。

隨著生活的繼續,姬昱又開始了一如既往的講道。

道沒有止境,只要得道,就能從各事各物中得悟出一定的道理,從而加強己見。

人不可能只讀過幾本書就能得悟天道,同樣道也不是一開始就十分高深,一切都由淺至深,遵從循序漸進的過程。

體悟的道理有如磚瓦為人心建築房屋,對道的理解就是屋舍的地基,得出的道理和術用是牆壁,對道的執著是道屋承柱,而人對道的親信就是屋舍的頂棚。

不通道,則人心之屋受到日曬雨淋,人受傷而不知:

不執著,則搭建的房屋會隨著外來事物的侵害而崩塌:

沒有得出的道理如同沒有庇護防禦,不理解則整個道舍都搖搖欲墜。

是故姬昱告訴眾學子:人要學習道,親近道,相通道,並不斷將自己的道整理深化。

心學弟子不是他的傀儡,而是作為思想的衍生,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所以姬昱常常鼓勵他們追求自我的道。

嬴叔虎講義,姬昱常讓他行使義事,思考生命與道義,並常在講堂中說明。

“假使你的好友因殺人逃避到你的家舍,這時你有兩個選擇,一為隱瞞,二為揭發,你們會如何抉擇呢?”

眾弟子皺眉低下頭,唯有嬴叔虎正直的端坐舉手。

“我不會包庇犯罪者,哪怕他是我的好友我也會一併揭發,我不想讓他誤入歧途不能恪守正道;可在揭發他之前,我會問清楚他殺人的緣由。

要是因看不下弱者受欺負而盛憤殺人,我會告訴他我要向官府揭發,並在揭發時為其求情,若是求情不然,在我的告知下他也能暫且躲避官府的追緝。

可若是他非是因恪守道義,只是為了一己私慾或是隻求惡事,我會憑藉心中的道義將好友用繩索綁縛,親自送他去官府。”

姬昱瞭然的點點頭,又問道:“若行兇者為你的父親呢?你還會正義揭發或是子為父隱嗎?”

嬴叔虎此時也皺眉不言,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為好。

在以往的周禮教育下,宗法親親是為人所倡,對家族宗室要講究相親相愛,有違背的地方就是違反人.倫道德。

“屈法以伸倫理”和“屈禮伸法”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一者重情卻蔑視律法,一者重法違背倫.理。

嬴叔虎低頭不知所措的說道:“如果是我的父親犯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了,以往的教育告訴我要為其隱瞞,可受到您正義的理念我卻有想要告發的思緒,這可如何是好?”

“這不怪你,在兩種衝突的思想雜夾之下沒有準確的思想把握不能言明,這其中的關係就註定了不能如同常者思考。

我們在正視事物的時候要思考正反二面,並確定自己是否應當遵從二者其中之一。

律法止惡,道德興善,情感在兩者其中左右平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