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惲暗笑宋襄公的不自量力,好名無實,殊不知他正是借用這個機會想來進軍中原。他知道宋襄公不過想要盟主之位,於是支援宋襄公當上了盟主,並讚揚他的仁義。
只是等到要舉辦擔任盟主的禮儀時,楚國的兵馬殺出,劫持了宋襄公,並攻打宋國的
宋襄公想要“稱霸”的夢想破滅了,他格外痛恨楚王惲,在被放歸之後他日夜操練兵馬,只為報仇雪恨。
聽聞鄭國向楚國臣服,宋襄公把怨氣撒在了鄭國身上,於是聯合衛、許、滕三國攻打親近楚國的鄭國。
楚國為了營救鄭國直接派兵宋國的商丘,等到宋軍在泓水旁邊安營紮寨之後,楚國的兵馬才趕到對岸。在這裡又發生了一起著名的“泓水之戰”。
宋襄公說:“我們宋國是仁義之師,等他們渡河過來再打。打仗我們要按照周禮的過程來,不能逾越,這樣才是仁義的君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楚軍渡過泓水,大獲全勝。
從前的周禮已經不適用於這個年代,而宋襄公還在堅持從前的周禮,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也是宋國之後臣服於楚國的原因。
楚國圖謀中原人盡皆知,當重耳流浪到楚國時,楚王惲就用對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想借此表明他僭權隨意使用禮節,可是重耳都聽從趙衰的話巧妙的化解了這個事情。楚王對他很賞識,給予了重耳很多的幫助。重耳許諾:“如果到了兵戎相見的時候,晉國要退避三舍報答楚王的恩情”。
如今楚國附近的小國都聽從楚王的話,反倒是宋國這個時候看著晉國強大起來,於是就想依附於晉國,楚王得知後非常生氣,派遣成得臣去攻打宋國同時要小心強大起來的晉國。
成得臣沒有聽信楚王的話,與晉軍展開大戰。
晉軍遵守了“退避三舍”的約定,退到了城濮,可是楚軍還是窮追不捨。
成得臣覺得,他們楚、陳、蔡三國的聯軍有兵車一千二百多乘,怎麼會打不過晉、宋、齊、秦的一千乘兵車都不到的軍隊呢?
結果成得臣率領的楚軍戰敗,在返回楚國的路上自縊而亡。
而就在這一年,晉國中原稱霸的序幕正式拉開,楚國想要入主中原,就必須問過晉國,而晉國稱霸則要小心秦國和楚國。
在打敗楚國之後,重耳說出了他的野望,將在鄭國的踐土會見各國的諸侯,並且暗示姬鄭前去赴會,有一個要事要當著各國諸侯的面一起宣佈。
“以臣喚君,天下之大不違!他晉重耳安敢如此,氣煞我也!”
年近四十的壬臣深愛著王室,可是愛卻眼睜睜的看著王室受盡屈辱,這比殺了他還難受,鬱郁之下,壬臣大噴一口血。
“父王,絕對不能應啊!!”
“壬臣,這會我是必須要去的!”
“不!!!”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