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二章 戾氣

“風緊,扯乎!”

作為外鄉人,要是摻和到他們鄰里的爭鬧,就怕有理也說不清,在這樣的情況下,遇到有人還得要躲遠一些。

姬昱拉著由路的手趕緊逃離現場,手中拿著的米袋也因為奔跑撒了不少。

兩人跑到一顆桑樹下,由路也因此累得氣喘吁吁。

“老師,我們為何要跑?”

“看熱鬧不嫌事大確實不錯,可我們是外鄉人,總當不要參與過多的爭鬧,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利的。你在她們的爭吵中明白了什麼?”

由路尷尬的說他不怎麼聽得懂晉語,姬昱只好再度複述一遍。

“她們的戾氣感覺很深重啊,總會因為一點事由就能爭吵不休。這是她們的錯嗎?”

“這不是她們的錯,錯誤的更多在於世道。世道給她們帶來了大多焦慮,只不過有人表現出來,有人藏在心中,在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引發那樣的爭吵。我猜想的不錯的話,是因為蝗災帶來的苦難和要面對城中的勞作表現而出的。”

“為何她們會持有那麼深重的戾氣呢?是因為勞作得太累了嗎?”

“戾氣不是因為累,而是因為不公平不公正,而這一切又都披著公平公正的外衣,在一定條件的激發下,就會宣洩而出。”

正當姬昱教育由路,一旁拉著孩童的農婦也正苦口婆心的教導,只是那孩童還在哭啼。

“吃苦是人的財富!我們這些窮苦人就是要吃苦才能得到報酬的,沒有吃苦,我們就不能生存知道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你怎麼就不懂呢?”

姬昱聽聞本能的皺眉,心中升起對持有此思想的厭惡,在反應過來之後又強行將厭惡消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作為求道者,要保持冷靜之心判斷事物才能進行合理有效的判斷,當他回過神之後便將心中的厭惡壓下,轉變思考的動力不一會便想通了。

待農婦一邊打著孩童的手離開,姬昱總算放下了心中想要援助的心。

由路看出了姬昱的反常,問道:“您想要幫助那孩童,為何又沒有去呢?您不是說知行合一嗎?”

“知行合一要分有場合和範疇,這類不在我的範疇之中,我也無能為力。那孩童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思想,只怕之後的戾氣不比爭吵的農婦差。”

“這是為何呢?”

“窮苦的孩子當家不是迫於生計而進行無趣的勞作,而是懂得世道運轉的邏輯道理;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在於思維和認知上的淺薄與否,可悲這些孩童總會被這些無成長意義的瑣事束縛。

吃苦也不是人生的財富,我從不推崇苦難,因為人是萬不得已才會吃苦的,有了富餘的生活,誰會去主動追求苦難?而把窮苦之人的苦當做美德便是最大的錯誤,這樣只會愚弄底層人,被其當做安身立命的行事準則,可吃遍苦又能如何?

人是有陰陽二面的,一味的承受苦難只會造就心中的壓力不斷膨脹,壓力越大,心中的戾氣也就越大,對於思想和認知上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可農人不就是為了農耕嗎?”

“傻小子,就應當改正哪裡,生產關係不能滿足於國.家發展,那就開發生產力;而不是放任這些農人成為利用的工具,他們受到的壓迫只會使得戾氣愈發深重,在豐收之年不會顯現,可你看這蝗災之後?這都是我們的錯啊。”

由路看著發自真心難受的姬昱也被那股情緒帶動。

“老師,您一定會改變改變這樣的世道的!”

“這樣的世道我們要一起改變。”

我說過一句話,能力越大,越有逃避責任的能力。

吃苦對於富人來說確實是增長見聞,但對於窮人來說只是把脊樑壓得更低了

這一章是不是說的太明白了?感覺會給吃掉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