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由蛋白質構成的,那蛋白質呢?
為何人又只是人,而不是細胞呢?細胞能構建出系統造就了人,那人能否控制細胞呢?
人的大腦究竟是如何思考的?
一切的問題,看似沒有意義,實際上人不可能超越自身的存在去思考這樣的道理。
這些未知的一切都是無名的,又或者人只是強加了一個“道”的觀念去理解無名。
道本身就是無名的,以人力只能看到人所看得到的終點,卻不能求得道的終點,因為道就是無名,無名這樣無序的存在是不能夠探究的。
就算人看似瞭解了三維事物所有的本質,可還是無法理解四維、五維,甚至更高維度的存在。
構成這一切的,就是無名。
人所能夠存在,也是因為無名。
有名的存在照亮了無名的道路,也是因為有名,所以人才能夠誕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世界全都是無名,那也就什麼都觀測不到了,而有名的存在也就說明了無名的另一面,能以有名詮釋無名、證明無名。
所以有名是萬物之母。
姬昱現在似乎已經理解了老子。
老子的道德經開篇就已經將道說明了,其餘的都是補充。
姬昱曾經說過求道法有三,上者無慾,就是不會以強烈的慾望、和帶有善惡是非的意識心去理解道,而是和道合為一體,以一種前置判斷的狀態去理解道,詮釋道。
“可惜了,我不是一個純粹的求道者,當世的人還需要我,我也不能以上法求道。”
姬昱對三法有了新的詮釋。
上淨是以無名的道作為追求的物件。
中劫是以無名的磨鍊來成全自身的道。
下德是以人來追求有名的道。
所悟出的道理自然不止如此,他知道了“常無慾以觀其妙”。
不以太過強烈的是非觀去思考,也不用在意使用太多的意識心去觀測道。
現在的姬昱已經知道了他不是一個能夠追求道之無名的人,他只能追求中劫和下德。
他應當將大心放在成就自我的下德,而不是追求虛無的道。
人追逐道,窮極一生。
道追逐人,即刻而成。
許多人或許都沒有看過道德經,我寫的估計有些超綱,無名和有名的概念不知道大家弄懂沒有。。
作為古之聖賢,老子所追求的道還是有所侷限的,以後世宏觀視角就能看懂更多的無名了。
我並沒有侮辱老子,只是老子作為兩千年前的人,能想到這一層已經是無敵的存在了,我也只是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才懂得其中部分,能以此立著作留傳千古的也只能是老子。看懂和理解是不一樣的,我只是看懂了部分,而老子卻好似將道理解了。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