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一章 百里奚的故事

看著百里奚高興的樣子,昱卻高興不起來。

昱現在知道,他被利用了。

準確來說,是他的名被利用了。

雖然知道,可是阻止不了。

【這就是大國的心機嗎?不管是對的錯的,只有名聲有了,那就是真的,受教了啊】

“王孫,您是個好人。

是一個利於天下的好人。”

百里奚鄭重的對昱說道。

“您不是聖人,也不是君子,您只是一個聰明人。

您在進入舍內就一直打量,怕有謀害您的東西,和我說話則拐彎抹角,怕說錯了話。

這種行為不是君子,更不是聖人,是一種小人;可是您聰明,又利於天下,所以您是個好人。”

昱吐了一口氣,點頭應聲。

“我確實是一個小人,沒有能稱得上君子或者聖人的地方,這我一直都知道。”

他很謙虛的承認了自己,並不是因為怕百里奚怪罪,而是一種釋然。

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尊敬他,只有眼前的老人看出了他並沒有那樣的才能和仁德。

他所展現的是後人的東西,那是凝聚了千年的智慧,領先時代是必然的;

可是他真的有才能嗎?

有才能的人是不會說自己的才能的,更別說他學的並不多,充其量只是一些小聰明。

所以昱會認真的跟隨閱學習知識,增長自己的才能。後世的智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見識比這方天地還要廣闊,可是也留下了禍根——無知。

在西方有一位聖人說過,越有智慧的人就會覺得自己越無知;儘管不知道那位聖人此時是否出世,可他的話有如巨石一直懸在昱的心裡。

他在後世並非是學問家,只是一個雜學頗多的學生,學而不精,習而不思。

沒有智慧,可見識過智慧,才凸顯出人的無知。

昱在一開始有過驕傲,可連一個數學註解都寫不出來的人拿什麼驕傲?

見昱低頭思考,還以為是被他的言語中傷,百里奚冒著忌諱上前摸著頭,細聲安慰。

“大部分的庶民沒有思想,只知道您改善了生活,所以稱呼您為聖人,這是處在困境下的人。

少部分的國人和貴族有學識,知禮儀,您製成紙筆,稱您為君子,這是處在平凡下的人。

還有更高階級的卿大夫王公,見天下人傳播您的名聲而稱您為賢人,這是處在順境下的人。

順境下的人不在乎您的才能,而在乎您是否與他有利而稱您為賢。

每個人立場不同,看待事物就不同。

您想聽聽我的故事嗎?”

昱點點頭,這位秦國的上卿願意把故事講給他聽,不簡單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認可和教導。

認可他的作為,想把他的經驗傳授給他。

“我是一個虞國的庶民,我的祖輩是從齊國沒落的宗室旁支,所以我有了讀書識字的機會。

我姓姜,百里氏,因為我所在的地方叫百里鄙,那是一個落後而又吃不飽飯的地方。

我少年只知讀書,還沒有成婚父母就已經去世,我在那段時間很迷茫,我在想我讀書識字是為了什麼。

我的朋友告訴我,讀書就是為了當官養家惠民,我在守孝的時候更是日夜翻讀,只希望能明悟更多的道理,因為我知道,當官需要才能,讀書能得到才能。

我有了妻子,她很賢惠,也支援我去外面當官,那年我三十五歲,附近的人都認為我已經有了當官的能力,於是我就辭別妻子和那剛出生的兒子,只希望當上大官之後能夠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