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昱略有無語,要不是他生而知之,知曉眼前的晉侯沒有看過他的話差點就嘔了。
原來親戚喜歡在攀關係時說小時候抱過你早在現在就有了傳承。
“王孫,您來晉已久,伯父因為政務繁忙,不便與您好好地介紹一下我晉國的大臣和各種民俗,今日有此機會,大家一起聚聚,也便於感情交流。”
歡是武王的第十四世孫,而姬昱是武王的第十八世孫,雖然輩分差得多,可歡給予了他“高三輩”的權益,他厚著臉皮讓姬昱叫他伯父,姬昱不能拒絕,也就按這樣稱呼了晉侯,在不知不覺之中比他父親還大了三輩。
不過在禮崩樂壞的世代,對於稱呼上的逾越時常有之,對待同樣是姬姓的王室,姬姓之人向來都不論武王的血脈,都是以各國之稱。而天子有時在盟會上也會以伯父或伯舅來稱呼諸侯之長,血緣關係有時也會比較混亂。
“伯父,您稱我為昱即可。
您平常以禮待我,現在又對我有著這般待遇,讓我不勝感激,我又怎麼能在您面前談言身份呢?
您對我的恩遇不能夠忘記,我將來一定會報答您的恩情。”
姬昱說得很直接,這也讓不少的卿大夫樂呵。
“王孫真是一個真性情的君子啊。”
坐在大夫席位上的郭偃聞聲大笑。
“也不看是誰的弟子,我這弟子可懂事了。”
晉侯為姬昱介紹在場的卿大夫,主要都居住在都城,先氏、趙氏、箕氏的幾個重要人物親自介紹,後面的卿大夫則是自己開始說起了稱呼。
值得注意的是趙盾、先都還有箕鄭父也在此列之中。
歡笑著站起身,俯身伸手請示。
“王孫,不如我們一起同舞以示周晉之間友好的感情?”
昱站起身低腰行禮。
“能夠與您同舞,正是我的榮幸啊。”
史官見這樣的情形從懷中拿出竹簡和刀筆開始偷偷記錄,又和旁人言語。
“有君上和王孫這樣的有德者,晉國一定會因此而繁榮富強。”
兩人說是跳舞,實際上是在尬舞。
昱跳的是小舞,歡跳的是大舞。
歡見昱跳小舞跟著跳,昱見其跳大舞也跟著跳,倒是讓場面一度詼諧。
宮廷舞也分文舞和武舞,不過此時姬昱和晉侯都沒有拿羽毛和武器,所以也算是隨興發揮,貴族在幼時學六小舞,及冠後學六大舞)
舞罷,歡握著姬昱的手不肯放開。
“昱,你可願意為我晉國效力?你有才能和德行,不妨入朝為伯父分憂?”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