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夫子拿著毛筆在昱的手上寫下一個金文大篆字——貪
“貪心不足,必遭蛇噬。您與其思考怎麼讓貴族弟子進入學宮,還不如想一想怎麼讓庶人能去學宮學習。
庶民習慣了低賤,他們對貴族只有低頭彎腰,對奢侈望而卻步,對知識有一種自然的畏懼;
您覺得,是貴族弟子進入學宮難還是那些庶人難?
學宮非一日能成,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功在千秋。既然剛開始的道路如此艱難,您有想過做一個開闢道路的賢人嗎?
天下無道,自尋其道!
天下有道,以道尋人!”
閱夫子的話猶如晴天霹靂,讓昱頓時看清了方向。
“世人都說我是聖賢,可是他們沒想到,真正的聖賢是一直以來授予我智慧的您啊!”
在昱眼裡,閱夫子的智慧和德行是王室之中最為出眾的,面對這樣的人,有時幾句話就能讓人指明方向,撥開迷惑的雲霧,如見青天!
“請受昱一拜!”昱鄭重的施禮。
“賢哉,昱也。”
閱今年已經三十歲了,知識讓他的智慧增長到了年紀不該有的成熟和心智;他同樣也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讀書讀多了野心都化作了一種對於王室和天下的抱負,有人稱這種抱負是一種仁德。
閱走了,他知道需要留下時間讓人思考,畢竟他也想不到辦法。
可是誰讓王孫的鬼點子那麼多呢?
真想讓人開啟他的小腦袋瓜子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年,王孫昱讓工匠們務必要把學宮打造得簡樸和實用,沒有選用名貴的料材,用的是城裡普通人家的筒瓦和板瓦,香木、竹子、蘆葦、茅草,簡潔明瞭而又沒有絲毫貴氣。
這一年,學宮未建成,昱讓辛離在若地又建了一處茅草蓋的小學社,只招收了幾個農人小孩作為弟子。
這幾個小孩中,最聰明和懂禮的叫做任季子。
任姓是大姓,源於黃帝的後裔;可是無氏說明他的先祖被驅趕或者謀害,後人不敢稱氏。
農人家庭一般是不願意讓自家的孩童讀書學字的。
他們認為,讓孩童學這種貴族人的本事在平時又沒有用處,還不如讓孩童跟著他們一起種地挖菜,多學一些“謀生”的本事,這樣將來也餓不了肚子。
可要是真的餓不了肚子的話,遇到大災大旱的年份怎麼會餓死呢?
農人不讓孩童學字也是出於自己的考慮,家中無地無糧,生活過得勉勉強強,又怎麼敢讓自家的孩童去學那平時八竿子打不著的“文字”呢?
這讓昱看到了這個時代由於生產力帶來的限制。
生產力不足以維持生活,百姓又怎麼可能去學習知識呢?
可生產力真的那麼好解決的話,為何還要等到兩千多年後民眾才得以不受生產力的限制安心學習。
“時代的悲哀啊!”
就算有了生產工具的改進,可是糧食還是那樣的生產,戰亂還是會消耗更多的糧食,底層的庶民又能有什麼辦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呢?
可恨沒有帶來曲轅犁,可恨沒有帶來土豆玉米,可恨這要打仗的時代!
“要是真像故事書裡那麼容易改善民生就好了。”
天下無道,自尋其道。
百姓們在後世能夠安居樂業不也是因為天下沒有道路而自己找尋出來屬於自己的道路嗎?
不過現在有著一個異數,彷彿一切都提前了一般。
任重而道遠,非一世之功啊!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