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們對比晉國的力量來說有些微不足道,可畢竟是自家的隨從,能夠信任。
“那我也要開始為理想付出行動了。”
讀的書越多,他就越能夠明白階級的力量不可撼動,哪怕是將這些貴族都消滅了,可有野心的人還是會成為下一個貴族。
可既然留在了這個世上,終究還是要做些什麼的吧。
“季子你們再去取來三塊木板,今天我還是要用來雕刻。”
“遵從您的命令。”
四人又開始忙碌,從料房中又取來了三塊木板。
侍從本是木匠出身,在他的指導下姬昱也學會了刻畫木線,用鋸子分割,再引用腰據分成大概大小相等的小木塊,如果木塊邊緣有著些許毛細再修正磨平。
具體大小也就是指甲蓋的大小。
許多人都說鋸子是魯班發明的,實際不然,這東西木匠們早就在使用了。
有意思的是,在木匠這個行業有一句傳話。
木匠所用的斧頭不能亂摸,而且木匠的斧柄不能過頭。
前者表示其重要性,後者則是在表示學到了技藝需要謙虛,不能有著過頭的想法。
木工的斧頭其中的斧柄連線處是留有空隙的,匠人常說的斧頭裝平的話就說明技藝已經學到頭了。
姬昱不是匠人,可也在這段時日學了不少技藝。
他將木塊擺放整齊,又開始拿著刻刀小心的雕刻。
他在製作細小的印章,也叫做璽或璽節。
此時的印章多用作官吏的憑信。
印者,信也。它和需要隨身攜帶的令符是一樣的道理,都是用作於證明身份。
印章也能用於覆墨蓋章在文書之上表示文書的正確性。
而現在姬昱所嘗試的,就是印刷。
用著細小的木塊所撰寫的反字覆蓋墨水印在紙上,叫做印刷。
姬昱現在所嘗試的,就是他心中的活字印刷術。
印刷術他大致知道分為兩種,雕版和活字。
雕版印刷術在他的摸索中大致也已經清楚,以楊木、棗木這類木質細膩而堅韌又不易磨損的木料做成木板之基。
將紙書寫好趁著沒有乾透之前印在木板上用東西按壓,讓木板上有著墨字,然後用刻刀將這些字雕刻成凸體字,再用鬃毛刷將水墨塗抹在雕刻好的木板上,用紙印製,拿細鬃毛刷在紙的背面輕刷成形即可。
可雕版實在是費時費力,要求字跡統一平整,不能夠有錯字。雕刻一塊木板就很費工費,而且現在沒有要雕版的書籍,所以也就對姬昱來說沒有用處。
實際上雕版在大型印刷上比活字印刷要方便得多,不需要重新細緻的排序,也不需要重新燒錄,只是一開始的工作量大,比較繁瑣。後世王朝中的活字印刷雖然便捷,可也沒有能夠替代雕版印刷的地位。
雕版在雕刻之後只需要存放到相應的位置,就能夠一直重複的利用。比如說需要印一本書,如果是已有的雕版的話印刷起來會十分便捷。
只有像一些篇幅巨大又或沒有固定樣式又不需要重印的書籍會選用活字,像家族的族譜就需要用到活字這類印刷術。總不能印一本族譜就廢掉不少木板吧。
而姬昱現在要做的,就是先創造出更為方便的活字印刷。
“不夠,還不夠啊。”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