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籍之上的“物界無我,我心為物。由物生心,心外無物。”此言否定了人存在的意義,王孫因為心導致了人的行為,並說明在本身的心外沒有所存在的事物,這樣的說法不是在貴己嗎?要是人人聽信此言特立獨行,還有誰願意沉下心老實的種田?”
“此書中所言,是說明人心決定了事物,我看這樣的說法也是錯誤,要是我想成為貴族又或讓他人消失,光是我想是不會改變的,所以王孫昱只不過是一個欺世盜名之輩而已!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追隨他,就做了幾件好把自己標榜成聖人了,真是惡賊!”
在書生的同桌,也有讀書人在旁附和說明自己的觀點。
一旁剛咳完的秦生坐不住了。
秦生名叫嬴叔虎,雖然名字很威武,且身材魁梧,可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學之人。
家境貧寒的他渴望著知識,嚮往智慧;他有著秦人少有的崇尚禮儀,也有秦人所有的忠義。
對他來說,姬昱的心學改變了他對世界的看法,對人世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領悟,聽到這些惡意傳播負面評價的小人所言,他升起了與養廣父爭吵時還要強盛的怒火。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拔出腰間短劍,而是鄭重其事的站起身對挑事者行了一禮。
王孫昱說過:遇到難事就算再勇武也無能為力,一個人或許能夠戰勝十個人的力量,卻制止不了十個人的唾棄。如果遇到爭吵,能夠避免動用武力就一定要避免。而在爭吵之前,要先向對方行禮而言,合理的說出他言語中的問題,並以此作為支點去反駁。
“您真的看過王孫的書籍,仔細觀閱過嗎?您所說的真的是王孫所言嗎?”
在爭吵發言時動用敬語,也是為了能夠以弱示人,以理服人。
幾個坐在一桌的書生神氣的挺直了身子。
“書中都有了說明,這還不是王孫昱的觀點嗎?我只恨以往信服了這樣的偽君子,損耗了我的信任啊。”
嬴叔虎說道:“王孫說過,看一篇文章不能夠只看其表面,更要深究其文字所述的思想之核心。您這樣是斷章取義,根本就不算看過王孫的書籍。”
書生滿不在意的說道:“那你倒是說說其中的真實含義,我看你到底有多大的本事來此言說。”
“我是心學弟子,自然親身聆聽過王孫的真實之想。這其中說的是如果世上沒有了我,那我的心也就成了事物,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遷移成成熟的思想,從而造就更多的向道之人。因為有了如同這樣的事物,所以產生了思想和道理,心就是理的代言;除去這樣的道理,物質本身就沒有了意義。
你手上的書籍是王孫近來所著《道心》,王孫說過,有知識的人看會覺得是客觀唯心主義,而有智慧的人看,才能懂得心和物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一者為主導,事物產生於人心,而人心由於自然。儘管還沒能參悟其中奧秘,可我覺得用作此處應當足夠了。
不過像您這樣說的,我倒是頭一次見,不知道您是否真實詳盡的翻閱過。要是看過,就知道在第拾叄頁中提到過,要遵守禮法的制度,在此制度上衍生出實際,再有立足於實際,經過反覆實踐才能夠得到真理。”
幾個讀書人被叔虎的回應所震懾,只能紅著臉說道:“拋開事實不談,難道王孫昱就沒有做錯的地方嗎?”
“王孫說過,拋開了事實,就不能夠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所得到的結果也都是片面的、錯誤的、誤導的,談論事物不能拋開本身的實際而追求片面,就像王孫說....”
叔虎還沒有說完,那幾個人就慌張的跑開,不再辯論此事,留下笑談的食客和店主。
不過食肆的店主在少傾之後氣急敗壞的出門追趕那幾個書生。
他們離開的時候沒有付錢。
喜歡春秋:中興之主請大家收藏:()春秋:中興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