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九章 善惡

第213章 善惡

“您不懂,您所追求是對每一人都極善,滿足各層所需。可要是底層的庶農都滿足了生活,只會盡力的勞役只剩下奴隸了,要是讓他們都得到了滿足,就會少了上進心,耕作和勞役該誰人進行?國家的穩定又當如何保障?所以面對卿士的謀利,只要不是太過分我都會應許。”

趙盾像是闡述一件正常的事一般講述著他作為晉國當權者的理解。

“您這是將百姓視為奴隸,朝中鄉愿者工媚也不行處究,晉國會早晚死在這樣的不作為的。”

姬昱不留情面與之爭辯,他和趙盾已經不是一路人,可有著往日的情面在,彼此都沒有真正怪罪對方。

作為趙盾唯一的朋友,姬昱知道趙盾心中還是排斥這樣的行為,從他的狀態也能看出他近來也因這些事情大動肝火;也許他不會承認,可在掌權的同時也會承受相應的痛苦,可作為晉國的掌舵者,他必須承受。

“您的理想很美好,可是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您興禮言明秩序,可卻不能將人心裡的惡抹除。

只要人心還有惡,就會貪婪、虛榮、僥倖。別人有的,他們也想擁有,這是不能制止的。

為人正直就代表著廉潔,可從事正直的工作是得不到財富的,哪怕是您身上的錢財也沾有那些底層百姓的血,您又何須過多在意那些底層百姓,只要他們還活著,能夠為國創造財富和糧食,這便已經足夠了。”

站在不同層次對待事物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趙盾能夠走到今天的地步,靠的不只是他的執政能力,還有捨去了他所認為不該保留的仁慈。

只有頂級的萬眾之才能讀懂頂級的百萬之將,趙盾認為他的才能當世頂尖,姬昱的仁義智慧也是當世頂尖,只不過所走的道路不一樣,一個在人,一個在世;所以趙盾也不會因此而遷怒。

“您的意思還是在說您會縱容那些敗壞德行的人是嗎?”

“我也想像您說的那樣遵守德行,可實際上是不能操縱卿士整體的,這些卿士在晉國早就立穩了腳跟,我不能處理,也無權處理,自古以來只有君主定卿士的罪名,哪有卿士自相殘殺;您的善心我能理解,可我所處的環境是註定要貪吃的。

我要是有產業,寧願贈送給朋友,而必不使之於奴隸庶民分其潤也。”

姬昱沉默了,他沒想到趙盾也會在那樣的同化下變成這一副模樣。

人人逃不脫一己私慾,好好先生是坐不穩那個位置的,也難怪當初一心聽從他言明仁德的趙盾在上臺時死去。

當世道昏暗之際,聰明人只能像過河的兵士,如履薄冰,一步一步朝前走,沒有退路;

在這樣的道路上,要麼被利益集團同化落入水中,成為滋長河水的一部分;要麼只是同黑夜點燈的人在不盡長夜獨行。

利益集團沒有打倒,等到那個聰明人死後最終也不過為某個利益集團做了嫁衣,一切又好像黃粱一夢。

不過姬昱是永遠不會認同這樣的觀點。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國之興始於德,而其衰終於怨;苟利一時只能滿足少部分的利益,要想讓全國實現真正的興復,還是要讓眾者皆利。如果每次遇到天災農人都沒有底氣能夠生存,那何談整個國強大?”

趙盾搖了搖頭。

“您是聖賢,自然想要每一個都過上富餘的生活,可一年所創造的財富就那麼多,基本上都是一個定值區間,每個人都想要拿多一點。要是您執政,該要如何進行分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