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帶娃挺好,不然去做兩天後勤,回來了還得保養手,那一套程式搞下來,他看著都頭大。
“那行,去了聽指揮,別自己蠻幹,注意安全。”
“好嘞。”
於是,這個話題到此結束。
又閑聊幾句後,易遲遲帶著聞一去睡覺。
易遲遲是淩晨走的,聞一睡著了不知道,等醒來媽媽不見了,可把小屁孩震驚的不行,以為媽媽丟了。
大早上的就開始亮嗓子找媽媽。
然而彼時的易遲遲正在醫帳裡忙的暈頭轉向,自然找不到。
等聞母他們好不容易哄好不哭把早飯吃完了,看見她繡架的小孩又開始要媽媽。
然後,家裡的日常就變成了娃找媽,沒找到扯著嗓子開嚎,一大一小開始哄娃,哄得娃短暫忘掉媽得到短暫的解脫後,再次重複之前的日常。
這樣的結果就是易遲遲又困又累,聞一也一樣。
因此,躺到床上的母子倆,沒幾分鐘就雙雙陷入了沉睡。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在資訊流通速度慢,但海島就這麼大,三臺村的泥石流牽動了整個海島人的心。
所以,從第二天開始,不止聞母他們去了現場,好多隔壁縣的人都跑過來幫忙。
送吃送喝的也有。
易遲遲每天早上送聞母和秦久出門,晚上抱著聞一等在大門口接他們回家。
元初他們這些大孩子,訓練也不搞了,天天跟著一起去幫忙。
秦久連著幾天和他們在一起幹活,竟然把感情處了出來。
等暑期快結束要回京城時,元初他們紛紛跑來送他。
“兄弟,回去了別忘了我們,記得寫信,拍電報也行。”
“好,我一定給你們寫信,還給你們寄禮物,你們也要記得給我回信,想我的時候就給我寄個海螺殼捎來你們對我的思念,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你們。”
半大小子,學著老父親的姿態和兄弟擁抱,語重心長的叮囑,配上餞別語,是怎麼看怎麼搞笑。
易遲遲和聞母沒笑,因為這次的京城之行她們也要去。
此時正在和季簡她們道別。
“什麼時候回來?”
幫忙提行李的季簡她們出聲詢問。
“預定10月回來,具體再說。”
萬一遇到啥突發事件,行程早幾天晚幾天也不好說。
“去了記得拍照,最好天安門拍一張,我還不知道京城什麼樣呢。”
雷嫂子叮囑,她對京城充滿了嚮往。
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去一趟京城,看看天安門,看看香山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