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消耗就成了避免不了的事。
書記想聽聽易遲遲的看法,“小易你怎麼說?”
易遲遲不準備說,她只問了一個問題。
“上述問題就算都解決了,那我問您,客戶群體你有嗎?”
“……沒有,不過可以找嘛。”
“哪裡找?”
“你覺得隔壁如何?”
這是說的隔壁老大哥。
“不如何。”
易遲遲想也不想否決,那邊的氣候和生活環境就註定了刺繡這些華而不實的産品在那邊難以開啟市場。
“講道理,您若指望靠繡品創彙還不如用食物和衣服,都比靠繡品來得靠譜。”
審美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
一個養熊的民族,真的不適合用繡品來創彙。
“那我們這條路就這樣死了?”
他不死心追問,易遲遲沉默半晌,“做冬裝可以。”
“不行,沒那麼多的布料,也沒那麼多的棉花。”
國人的需求都滿足不了,想滿足外部需求更沒戲。
“那真的沒轍了。”
書記哦了聲,開始另闢蹊徑,“你說,我們給羊城的友誼商店搞代工如何?”
這個想法……
易遲遲他們碰了個眼神,異口同聲,“什麼型別的代工?”
“虎頭鞋、虎頭帽這些。”
書記這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易遲遲臉上。
她嘴角抽搐了一下,很是無奈道,“我不會做虎頭鞋、也不會做虎頭帽。”
“你會畫圖。”
書記擲地有聲,易遲遲就悟了,怕這才是他最終的目的,還是經過深思熟慮、搞不好還開會討論過全票透過的目的。
見她不吭聲,書記追問道,“你會畫的吧?!”
“會!”
只要不讓她做,讓她設計還是沒問題的。
“和友誼商店的談判誰負責?”
“有專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