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王楠她們睡得炕挺大,空出來的位置還挺寬裕,可以睡兩個她還有空餘的地方。
王楠嗯了聲,“那你進去整理吧,我帶易同志挑房間。”
不需要挑,易遲遲早就看好了。
她指著面積最小有炕的房間道,“我要這個房間。”
王楠愣了下,“你不選個大點的?”
都自己住了,換她的話肯定選個大房間,好歹住的寬松點。
“這個就很好。”
大了有什麼好的,後續還會來知青,她可不想和人同睡。
王楠哦了聲,“那你收拾吧,我去看看周同志。”
“好。”
原主在家做慣了家務,原生世界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易遲遲繼承了她利落的手腳。
沒用半個小時就將房間收拾了出來,行李也規整了出來。
剛拿了罐子出來,知青院裡的幾個知青回來做晚飯了。
易遲遲的糧食補貼還沒下來,先吃他們的。
等領到補貼了再還給他們。
晚間9人坐在一起吃飯,知青點老大哥白琛代表王楠他們講話。
“我們來自天南海北,有緣在這裡相聚!我希望大家日後能團結友愛組建成一個大家團。”
他慷慨陳詞,滔滔不絕。
言辭間充滿了情感和熱情。
然後,他做了最後總結,“我要說的就這麼多。”
“這頓飯是特意為易同志和周同志準備的歡迎宴,菜不怎麼好,還望你們別嫌棄。”
飯菜其實不差,雖然都是素菜,卻勝在數量多。
主食是大渣子粥和黑麵饅頭。
饅頭按人頭數蒸的,個頭挺大,不用擔心吃不飽。
易遲遲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聞聲笑道,“我們感謝都來不及,哪裡會嫌棄。”
她真誠道謝,周秋雨也跟著說了謝謝。
然後,知青點第一頓飯開始了。
眾人邊吃邊聊,一頓飯的時間足夠易遲遲摸清楚他們的底細。
老大哥白琛是江城人,66年下鄉,今年21歲。
家裡八個兄弟姐妹,他不上不下排中間是被忽視的存在。
工作找不到,物件沒有,知青下鄉政策出來後,他選擇下鄉替自己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