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母趕蒼蠅似的趕她,“你那手就不是幹粗活的手。”
“那以後我都不幹?”
“不幹。”
聞母的回答果斷又直接,“和聞時在一起的時候讓他幹,若他忙我又不在,請……”
說到這裡,她頓了下,隨後壓著聲音道,“請人就好。”
易遲遲眼睛亮了,湊到她身邊和她說起了悄悄話。
“媽你覺得以後能請人?”
“能。”
聞母的回答很是肯定,“國家不會一直這樣,等上面轉過頭來了,你姨姥爺他們肯定能回去,那些有學問的人也將為教育事業做出一番貢獻。”
說到這裡,她問易遲遲,“你還讀書不?”
“媽你希望我讀不?”
易遲遲不答反問,聞母認真想了想,“我隨你高興,其實你要是想從政或者從軍的話,那還是讀個書的好,但以我對你的瞭解,這兩條路你都不合適,你是天生吃手藝飯的人,讀不讀書對你其實問題都不大。”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的學識不差。”
她就沒見過哪個下鄉知青能說好幾種外國語言,數理化也都不差,給小久出的那些題她別說做了,看都看不懂。
還是宋老夫妻說漏嘴,她才知道她家兒媳婦在高等數學上學的很好。
學識在身,別的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不然她少不得要逼著兒媳婦複習,為以後做準備。
現在嘛,“你想讀嗎?”
“不讀。”
四年分居,讀完不接受分配的工作,她還是得重頭開始。
至於在校期間搞事業什麼的……
抱歉,她認真考慮過,在她這行不通,須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想要學業有成,事業就得暫停,兩者兼顧的結果很可能是兩頭空。
真心沒那麼大的能耐。
“讓聞時讀,到時候我負責賺錢養家,他負責往上爬。”
這分配可以,就一點,“遲啊,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
“啥?”
“身居高位換媳婦。”
易遲遲眼睛驟然瞪大,“媽,那是你兒子。”
誰家做親孃的,會當著兒媳的面說這樣的話?
聞母彎唇一笑,“我知道,但我還是要告訴你,夫妻之間走到最後,責任大過感情。再者,人心善變,你別看聞時現在對你掏心掏肺,往後卻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