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繼續蹲在這了,影響他幹活,也影響他的心情。
“好的。”
易遲遲轉身就走,剝兔子這活她幹不了,她還是去幫姥爺他們除草吧。
結果被拒絕了。
理由是她繡花的手不能幹粗活。
再者菜園子不大,他們都快除完了,真心用不上她。
無奈,易遲遲只能幫著老太太做針線活。
這次沒被拒絕,用宋老太太的話來說,這叫專業對口。
然後,專業對口的易遲遲,以非一般的速度將剩下幾件衣服縫補好了。
針腳細密,補丁打的整整齊齊。
看得宋老太太連聲感慨,“還得是你們年輕人的眼神好。”
“我用眼的時候多,有注意保護和鍛煉。”
繡師因為用眼時間多,不注意保養和鍛煉容易壞眼睛。
從小培養出來的習慣,讓她不管生在何方,哪怕那天不需要坐在繡架前忙活,也會有意識地去鍛煉。
視力一直很好。
拿剪刀剪斷線頭,她問道,“還有沒有,有的話都拿出來我一起補好。”
“有。”
老太太起身,“有兩件棉襖我重新絮了點棉花進去,沒絮好,你幫忙整一下。”
“好。”
很快,老太太拿著兩件灰色打了補丁的棉襖出來。
易遲遲接過展開瞅了眼,葉叔和宋老爺子的。
捏捏,厚度還可以。
數九寒冬穿肯定不合適,但這本來就是氣溫降下來時穿的小襖,最冷的時候還有大棉襖。
因此,易遲遲也沒說有點薄,往裡再絮點棉花之類的話,而是全部檢查一遍後找到絮棉花的位置,將棉花鋪平再縫起來。
為了保證棉花不會跑,她走的是平針,針腳細密緊實又平整。
縫好後,宋老太拿起來看了看,誇道,“這個針腳走的好。”
易遲遲就笑,“您都說了我專業對口,不走好那不是丟我自己的臉麼。”
也對,做人嘛,不要拿自己的不擅長和專業人士比,不然丟臉的還是自己。
不過,瞅了眼自己縫的,她還是忍不住吐槽道,“和你縫的比起來,我縫的沒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