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過去,王雲巧還捉了不少的山雞和野兔。
女人們用草編了繩子,綁住了那些山雞和野兔。
回來的路上,每個人手裡都提著獵到的野物,背後的背簍也是裝得滿滿的,一個個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無比的笑容。
王雲巧看著手裡的山雞,就想到了小雞燉蘑菇這道菜。
還有那個野兔,收拾好後,烤著吃可是十分美味的。
兔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剝下來的兔皮,可以用來做皮襖子,到了冬天的時候,大家夥兒的保暖就不成問題了。
在桃源村的生活,王雲巧要考慮的問題,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他們住在這裡,幾乎不與外界往來,每天所需的生活用品,除了自己動手作,就是到這周邊的山裡來找。
這一路,但凡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她們都將其弄了回來。
就像那個樹上有一種綠色的硬殼的果子,只要劃上一刀,就會流出白色的漿液。
原來王雲巧以為這個東西就像椰子著一樣,只要開啟,就可以喝到甜甜的椰汁了。
可是當她嘗試過後,才發現這個東西雖然外表長得和椰子一模一樣,可它卻是不能食用的。
這東西,就像乳白膠一樣,是可以用來粘合東西的。
自從有了這個假椰子,她們村子裡的人,都用這個假椰子的漿液當做膠水來用。
譬如說,誰的鞋子是壞了,用它一粘,連縫的線都省下來了。
還有這山林裡有一種紅色的、足有半米那麼大的蜘蛛吐出的紅絲,是既柔軟又堅韌。
比那最好的紡織娘子用蠶絲紡出來的線,還要好上百倍不止。
王雲巧每次到山裡來,都要採集不少這樣的蛛絲。
村子裡的女人們已經幫她將這種紅色的珠絲,織成了布料。
這種布料除了比一般的棉麻布料柔韌一些,也是扛不住刀砍火燒的。
王雲巧原本的打算就是,待她修為再提升一些以後,將這些布料煉製成耐得住刀砍火燒,再加持一些防禦法陣的衣服類法寶。
有了這樣的防禦寶衣,就是到了極其艱險的環境裡,這人身安全就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在桃源村裡,大家勞作並不是吃大鍋飯的。
人人均分,絕無可能。
他們的原則,就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而各家各戶分到的田地,也是按人頭來計算的,每個人會分到二畝田地。
這樣的制度,也是王雲巧和陸哲生尋著前世的經驗來做的。
他們兩個生活在那個年代裡,可是經歷了許多的坎坷。
他們深深的知道,人人均分,就會出現更多的渾水摸魚之人。
那樣的後果,實在太過可怕,那可不是王雲巧和陸哲生所樂見的。
她們一行人收獲頗豐,說說笑笑地往回村子的路走去。
走著走著……,王雲巧的耳朵突然微微動了動。
她心下一動,察覺出了不對勁的地方。
神識力迅速伸展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