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七桐倒是沒好告訴她,這些自己早就嘗過了,也都玩過了。畢竟安王府上送來這些東西,素來是最積極的。何況府裡頭還有個蕭靖,也不知為何正兒八經做起了兄長,市面上的玩意兒,他總要帶回來幾樣。
“這個丁家么女不會記恨姑娘吧?”待出了府,樂桃擔憂地道。
“好好的,她嫉妒我做什麼?”
“畢竟從前的事鬧得那樣大……”
“她若是個聰明人,便該知道,這樣的事是該捂著,而不是由自己來聲張、糾纏不休。”
不過說到丁家,蕭七桐的記憶倒是一下子被挑了起來。
她隱約記得,她頭一回跟著蕭老夫人往宴會上去的時候,便有人見了她的模樣,大驚之下,拿她和丁家姑娘作了對比。
這樣一瞧,那丁家姑娘似乎在貴女之間,地位不低,甚至有不少貴女對她馬首是瞻。
從單嬌靈口中,蕭七桐也知曉了更多關於這丁家的東西。
丁家比項家會教子孫。
項家子嗣豐,但卻多出蠢貨,尤其是有了一位項皇後和皇太妃之後,項家子孫難免不思上進,如今更是隻盼著項詩鳶能攀上枝頭,撐起項家。這樣一來,項家老太爺一人再聰明,再有大才又如何?
丁家則不同,丁家老太爺先前乃是朝中重臣,去年告老辭官,便一心教導子孫。丁家三房,大房二房都在外做官,頗有政績,三房老爺幾年前沒了,這位丁家么女,便是三房的姑娘,她母親乃是忠良之後,得封誥命,臨陽侯府與之結親,倒也不算墮了身份。
算起來,丁家一門都沒什麼可挑剔的,稱得上是賢良人家。
既是聰明人,應當就不會同她過不去。
蕭七桐眨眨眼,放下了心,不再去想這個丁家。
比起丁家,項家才是煩人得很。
蕭七桐前腳回了府,後腳便接了大理寺卿陳家的帖子,邀她出門一遊。
蕭七桐心知這會兒有許多人都等著瞧她呢,畢竟這李家姑娘才下了大獄,誰不好奇呢?
她也沒藏著躲著,命人收了帖子,準備著明日前往。
待到出門那日,蕭七桐一路行過府中,發現府中已經開始妝點起來了。
樂桃小聲道:“新夫人過門沒兩日了。”
蕭七桐點了點頭,跨過了門。
她從門跨出去,同時也見一個大夫快步朝裡走去。
樂桃又道:“那是請給許姨娘看的大夫,畢竟這喜事近了,府上不好出事。”
許姨娘又病得厲害了?
難怪這兩日也不見蕭三、蕭四了。
蕭七桐出門上了馬車,懶散地吃著糕點,喝著水,朝城外去了。
大理寺卿夫人將地點約在了城外的山上,說是如今再不出門走走,再過一月,天氣炎熱,便不敢出門了。
蕭七桐想著也是。
待天氣炎熱的時候,她是更不能出門的。說不定走上幾步便要暈過去了。
馬車搖晃著行上山,一路上沒少見其他的馬車。